1.测试资源分析
不同的测试任务对应着不同的资源需求。测试用例设计时,测试工程师需参考、应用产品待办列表、需求大纲、用户故事、Sprint计划等文档资料。
测试环境搭建时,需要获取支撑产品运行的软、硬件资源;实施测试管理时,需采购或使用开源的项目管理平台,当技术技能不足时,需参与技能培训,甚至提出招聘需求等。
测试工程师开展测试活动前,必须确保所需的测试资源到位,否则可能无法如期开展测试活动。
2.测试风险分析
软件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几乎都存在风险。风险理解为某些不良事件、危险或可能危害相关事务的活动等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所有的软件研发活动,都存在不同级别的风险。风险级别取决于发生不确定事件、危险的可能性及产生影响的严重度。
01.项目风险
(1) 团队组织因素
敏捷开发团队成员个人素质因素非常重要,不合适的人即使在高效的流程及优秀团队下,也不可能开展高质量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因此人的风险需首要关注。人员不足、技能不足、培训不足都是潜在的风险。
除了团队成员个人素质风险外,团队沟通、规程也是潜在风险,测试工程师与需求开发、程序开发、工程运维间的沟通不畅,评审流程存在瑕疵,对测试活动价值认识不足,缺陷后续跟踪不力同样是潜在的风险。
(2) 技术因素
从软件研发技术角度考虑,常见问题是需求调研开发问题,无法正确、准确定义的需求是绝大数软件研发失败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开发技术技能掌握程度,是否有技术沉淀,是否有规范的设计评审流程。
从软件测试角度考虑,测试环境无法真实模拟实际生产环境,或环境资源准备不足,都是潜在风险。
低质量的软件需求开发、架构设计、编码及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未完成的数据准备、环境保障等,同样是潜在风险。
(3) 供应商
现在很多软件系统是多公司、多团队合作完成,以四川烟草中心运营平台项目为例,有5家供应商共同承担该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因此,除了团队组织、技术因素外,供应商与供应商间的合作也可能是项目风险。
02.产品风险
产品风险最常见的一个因素是需求问题。市场需求定位不准,用户需求调研不充分,常常导致产品的最终失败。
除了需求外,软件产品符合法律法规、潜在用户应用使用习惯也是重要的风险产生点。
测试活动开展初期需进行测试风险分析,综合测试工程师的智慧,识别风险,制定风险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测试活动的质量。
03.外因风险
除了客户或供应商本身的风险外,外因风险也是不容易忽视,如政府监管,自然灾害等。
识别出对应的风险,测试工程师需提前预判、基于风险给出可靠的解决措施,以便应对测试活动实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