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世纪 -手工抄写
中世纪早期(公元800-1500年),天主教会十分强盛,其控制包括音乐在内的许多事物。这段时期,都会认为音乐有益于使礼拜方式更上一层楼。因此,一种叫illuminated的手稿大量出现。这个时期的乐谱都是以人工手写。这个时期的乐谱主要写在牛皮纸或其它兽皮上。
10-11世纪的纽姆谱
(注)纽姆谱:中世纪教堂音乐的一种乐谱符
弥撒曲手稿
两页手写稿
二:木版印刷
15世纪后一种新的印刷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木版印刷。这种印刷术是把乐谱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以作印刷。为了避免出错,雕刻工必须非常小心地把乐谱以镜像(反相)的方式刻到木板上。然后把音符、线谱及符 周围的地方挖空,完成这步后就给木板涂上油墨,再把纸张或牛皮纸覆盖到木板之上进行印刷,等待油墨干后就完成了一份乐谱的印刷流程。
这块木版雕刻被称为Opusculum Musices,它来自1487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音乐出版物的木版。尺寸是7.5×5.5英寸。
【木版印刷过程】
用木版印刷技术制作一份乐谱基本流程是怎样的?下面将作出展示:
第一步:收到乐谱后,在一张用作中转的白纸上以镜像的方式复制一份,然后压到一块平整的木板上。
第二步:按照乐谱,把空白地方挖空。这一步需要十分小心,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
第三步:用天拿水稀释黑油墨,然后用滚筒把油墨刷到木板上。
第四步:用石蜡在纸的一面涂抹。
第五步:把纸小心地放到涂有油墨的木板上,有蜡面向上。
蜡的作用就是在接下来的使用勺子在纸背按压的时候走动得更流畅。把所需地方都压过后,小心地把纸拿起等待干燥。接下来印下一张纸……
木板上的乐谱是以镜像形式记录乐谱的
请看下面的完成后的木版及其印刷出的乐谱
1450年,使用木版印刷的工人在作业
位于波兰的一台印刷机器,同样是使用木版印刷术进行印刷
三:活字印刷
随着工业的发展,印刷技术进入了活字印刷的时代,乐谱的出版也紧跟时代步伐用上了活字印刷的技术。人们开始使用金属制作各种乐谱符 的零部件。下面是来自1577年Grande Musicque的一些用于活字印刷的部件
活字印刷术的零部件及印刷板
金属活字部件的使用使乐谱印刷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部件
拼好版的底板
有破损的底板
底板与印刷好的乐谱
准备好印刷的印版。
由Miller & Richard在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制作,尺寸是22 mm H x 202 mm L x 165 mm。这张图片版权归属于英格兰国家博物馆。
四、雕刻印刷
因为活字印刷无法为每一份手稿保留一份母板,因此雕刻印刷出现了。雕刻印刷的基本流程就是:
1、先策划好线谱、留白、排版格式等
2、接着按高音与最低音以及美观角度安排好乐谱之间的间距。
3、然后在一块用锌、铜或锡铅合金制成的矩形金属板上使用一个叫做rastral(图一)的工具刻出线谱.
4、再用钢尖的笔把乐谱以镜像形式写到金属板上(图二)。
5、用锤子敲击特制的凿把符头及调 敲进金属板上。这个时候敲到金属板上的符头等等应该是以镜像形式6、敲进去的,印出来的乐谱就是以正常方向展现。其它符 ,如:符杠、符干、文字、长圆滑线等则是以人手雕刻的方式刻上去。
7、完成前面的工作后,再用锤子在金属板背面轻轻地敲击以使金属板平整。使用工具辅助,在金属板的背面标记出错误,然后用锤子敲出来,重新再刻这一部分的乐谱。全部完成后,使用锉刀、砂纸等打磨工具去除的多余部分使金属板表面平滑。
8、上墨后,凹下去的部分将填满墨水。然后用印刷机把金属板上的乐谱印到纸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凹下去的部分不再填充墨水,取而代之的是在金属板的表面上墨,因此凹下去部分将在纸上留白形成一张负片,并以此制作正片。
今日大部分的乐谱制作都是以乐谱制作软件来进行排版,但有一些音乐出版公司如G. Henle Verlag 直到2000年依然采用这种手工方式制作乐谱。
图一:用rastral把线谱刻到金属板上
图二:用带有钢尖的笔把乐谱镜像写到金属板上
图三:锤子加特制凿把符头刻进金属板
图四:刻画长圆滑线的工具
图五:开始时直接通过金属板把乐谱印出来,但连续的印刷会破坏母板。因此,后来人们只使用母板印
一些已经完成的母板:
一块已经完成的母板
母板的背面
歌曲“Through the Storm”的母板。于1943年完成雕刻。
有各种音乐符 的母板
赞美诗的母板。1943年完成,刻有”Let Jesus Save You Tonight” 和 “Come Back to the Savior
更详细的制版过程
————————————————————————————————
来自:Music Distribution Services
准备用作雕刻的手稿
安排最佳的乐谱间隔
刻线谱
确定乐谱间隔
把音符等刻到钢板上
局部放大
刻圆滑线
放大来看看
打磨
完成后
在钢板上作修正
从母板上印出来的负片。
部分工具
五、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术由剧作家Alois Senefelder于1796年发明。他由于无法承担出版自己作品的费用,于是自己尝试不同的乐谱印刷方式。最终他在石板印刷上试验成功了。制作过程就是用油基油墨把各类符 、文字、音符画到一块平滑的石灰岩上。然后往石头上倒入酸,写有油基油墨的部分就会成为浮雕了。后来人们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其它的平版印刷技术。
以下是部分成品的展示:
六、模板印刷
【模板尺】
1980年The NotemasterTM
R-1200 RAPID-COMPOSERR MUSIC
1299i MUSIC COMPOSITION
The NotemasterTM使用手册
The NotemasterTM包装盒
Keuffer & Esser Co.的产品画出来的乐谱样例
七、图章
图章同样曾应用于乐谱印刷。
八、转印
简单来说,就是把纸张放到预制有各种符 模板上,然后转印到纸上。是不是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把硬币图案印到纸上很像?
九、手写乐谱的工具
手写乐谱的历史非常悠久,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出现了各样越来越方便的工具。让我们看看这些方便手写乐谱的工具,然后再在下一章看看各式各样复杂的打谱机(对应打字机的称呼)
【笔】
画线的好帮手,可画各种宽度的线
画线笔
【尺规】
画线尺
用作写标准字符的尺
套装
圆规,用于均分小节
用于画各种曲线的尺
用于画各种自定义曲线的软尺
十、打谱机
打谱机
类似于沃尔顿打谱机的机器
【史密夫 科罗娜】
除了知道是20世纪30年代的型 之外,没有更多关于这台机器的信息了。
拥有全键盘及音乐符
【Melotyp】
Melotyp打谱机由Carl Winterling在德国法兰克福发明。它获得了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特等奖。我们推测它仅有10台被生产出来,其中5台在1938年被出口到美国,4台现在被收藏于博物馆或其它音乐机构,最后一台被私人收藏。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大量的产品停止了制造——包括Melotyp。没有迹象显示在战前有更多的Melotyp被生产出来,战后同样也没有恢复生产,所以Melotyp的数量极少。
Melotyp打谱机
【奥林匹亚】
一台小型的打谱机诞生了,它就是奥林匹亚打谱机。这台打谱机类似于普通的打字机换成改进了的按键,音乐符 替代了字母。这些符 ,像四分音符,只需一键就可打出;高音谱 ,两键打出,一键打印下半部再一键打印上半部。碳带用作打印空白线谱,同时,这台打谱机也可以打印谱表。指针指示将要在纸上打印的位置,因此可以通过游标设定在纸上的任意位置打印。一些打谱机无法打印的符 则是通过手写的方式补充完成,例如:圆滑线、延音线、符杠(beams)等等。
打谱机与键盘排列一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