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换马甲”| 阿联金、闪联银平台啃用户千万“评估费”

啃用户千万“评估费”“推荐费”

今年年初,手头有点紧的小林经广告推荐下载了一款名为“闪联银”的助贷APP。用自己的手机 注册成功,直接进入平台后,小林按照相关操作提示,上传了本人身份证照片正反面,并填写了一系列个人信息和个人银行卡信息后,按下了“提交”键。随后就进入了“智能评估服务”,小林点击了“去借款”后,手机短信立刻通知之前填写的那张银行卡内被扣了 68元,手机屏幕上也很快给出了一个“信用评估分”。

然后又进入“智能推荐”,小林选择了一个额度后,再点“去借款”,就又被扣了 128 元。

从上海杨浦检察院披露的信息来看,经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赵某某伙同熊某某等人,成立上海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 “阿联金”、“闪联银”两款助贷平台APP应用,在并无第三方征信公司数据对接,亦无第三方贷款平台放款对接的情况下,通过虚构的随机产生的征信评估分收取每名客户征信评估费68元,并后续收取每名客户98元至288元不等的贷款推荐费,再以向客户显示虚假的银行审批流程为拖延,向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客户实施诈骗,经初步统计,两款 APP从第三方支付平台汇聚支付转入该数字科技公司帐户的资金总额高达人民币1600余万元。

披“助贷”马甲

上海杨浦检察院披露的信息中提到,赵某某搭建这样的平台的目的只是为了打着“助贷”的旗 ,骗取两笔费用:征信评估费和贷款推荐费。而应对海量的投诉电话,他们的客服也有相应的“话术”应对,只有面对那些比较强硬的、扬言要 警的维权者,客服才不得不退款。

检察官提醒,用户应谨防你求助的平台在借代这件事儿上根本没法为你“助力”,却是只披着“助贷”皮的诈骗平台,来啃你支付的“评估费”“推荐费”。所以,借贷请选择正规渠道。

“助贷”易逃脱监管、运营混乱

上海杨浦检察院提醒,“助贷”因其“非贷性”,即金融属性减弱,而容易逃脱监管,运营混乱。借贷人切莫因借钱心切,而胡乱求助于“助贷”平台。

对助贷机构主要存在的风险,零壹财经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认为,助贷机构主要有两大风险:一个是风控能力不足导致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会传导到合作的金融机构;二是对借款人利率过高、欺诈宣传、信息安全、暴力催收等,比如部分现金贷平台。

而助贷业务已多次被监管机构提及,4月2日,北京市互联 金融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北京互金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助贷机构加强业务规范和风险防控的提示》称,助贷机构若无担保资质,与持牌金融机构或者类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时,不应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不应向借款人收取息费或者变相以服务费形式收取息费。

北京互金协会表示,目前,一些互联 金融平台和助贷机构合作,推出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无发放资质的贷款类业务。这些业务存在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情况,金融风险较大,带来相当大的 会隐患。

苏筱芮进一步强调,从监管动向来看,今年1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与银联发布了《关于严禁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的函》要求成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非法交易提供服务。这充分说明监管思路开始顺应新形势,从大前方的“正向打击”,逐渐转变为“釜底抽薪”。

从支付环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不但可以运用在非法现金贷、还能够运用在非法校园贷、非法互联 赌博等多种业态,也正成为2019年的工作重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