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加快数字场景应用推广 聚焦 会保障等领域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安全便捷、“智慧地铁”让出行更安心舒适、“VR+教育”智慧赋能让知识“触手可及”……近年来,南昌加快数字场景应用推广,构建与数字化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南昌要大力实施数字场景示范推广行动,发挥数字技术和企业优势,促进应用场景有序建设与开放,加快打造数字“全景南昌”;围绕智慧共享的数字生活场景,推进 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就业、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畅通场景供需渠道探索“政府搭台、各方出卷、企业答题”模式,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与经济 会发展需求有机衔接;完善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数字经济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协同开展场景建设。

  建成1502个“智慧平安小区”

  据了解,经过十年的技术沉淀和打磨,珉轩科技打造了完全自有的核心技术——“智慧城市AI数字引擎”,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物联 智慧云 区综合治理管理平台。同时,在全省各地搭建起智慧平安小区平台,以及建设市域 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一旦有突发事件,平台会自动产生预警并通知工作人员,同时小区内摄像头全面联动,自动绘制事件相关人员在小区的行动轨迹,以便于相关部门跟进处置,保障小区平安稳定。

  近年来,南昌不断深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应用推广建设,加强与数字经济企业合作,强力推进动态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慧平安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南昌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还依托市域 会治理大数据指挥平台,融合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 会治理从“单兵作战”走向“联合作战”。目前,全市共有9个县区完成了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建成了1502个高质量的“智慧平安小区”,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智慧赋能让出行更舒适

  据了解,地铁4 线智慧车站还提供线上服务,实现票务交易查询、处理和资讯信息查询、站内导航等多种应用功能,为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提供巨大的便利。

  把智慧平台融入百姓出行中,让百姓的出行更方便,道路更畅通。南昌“交通不限行”场景助力南昌成为全国首个取消机动车尾 限行措施的城市,全市日均机动车在途量工作日70万辆,节假日73万辆;外地车在途量工作日12万辆,节假日16万辆。“舒心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将全市停车泊位数据接入平台,实现城市停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已接入停车场280个、泊位153412个……智慧赋能让出行的路上更智能、更暖心、更安心。

  VR+教育

  让知识“触手可及”

  近年来,南昌加速布局VR产业,营造出更加浓郁的VR科技教育氛围。通过推进“VR+教育”,智慧赋能教育增加更加多元的形态,让枯燥的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这不仅为学校带来全新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有趣的立体课堂。

  在南师附小的生物课上,戴上轻便的3D追踪眼镜,坐在VR桌面一体机前,通过控制操作笔,学生们就可以360度观察人体心脏的结构,还能对其进行“解剖”。在南昌二十七中,一支操作笔,一副3D追踪眼镜,学生便可在虚拟实验室轻松“制取”二氧化碳等物质,学校无须采购各种实验器材及硫酸、盐酸等危险化学制剂,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大幅降低操作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这些都是VR在南昌基础教育领域的鲜活运用,VR教学已在南昌南师附小、南昌二十七中、南昌三中、新建二中等多所学校投入运用。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虚拟现实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廖国琼表示,VR技术因其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性,为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带来了新模式,赋能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升。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我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江西财经大学作为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管理中心依托建设单位,联合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共同组建了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共享教学共同体,该项目去年正式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成为全国首批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之一。高校间的强强联合,扎实推进VR+教育纵深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提升了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为VR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