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近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每个城市都在举办马拉松,中国的跑步人群也越来越大,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那么几个人每天晒自己的跑步健身图,我也不例外。从2013年开始,我前后参加了近十场马拉松,跑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带着这样的个人爱好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我开始着手基于跑步的 交软件“约跑”。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跑步APP,我们除了希望通过 交让跑步变得有趣,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结合线下举办“约跑”的独立赛事,发掘潜在跑步人群,打造“约跑”品牌。
团队照片
从微博产品经理到创业者
2012年,我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通过校招进入新浪微博,成为产品经理。
和很多技术流漂在北京一样,拿着不错的薪资,但作为一个异乡人,总觉得北京的生活质量不算高。期间,我爱上了跑步,除了日常的跑步锻炼外,还在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也尝试过各种跑步软件,这为我后来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因为想要回成都,2014年,我辞去新浪微博的工作,进入成都本地一家O2O创业公司。在这里,我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资深软件工程师唐晋义,这为我的创业打下了团队基础。
不久后,我们便开始着手创业的事情。关于创业,我们并非心血来潮,可以说,创业的想法一直都有,就着移动互联 的东风,加之成都近年来给予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我们才最终决定试一试。
做什么项目呢?既然喜欢跑步,那就从跑步软件开始吧。
约跑APP的任务挑战页面
两个月开发软件 用户每月增长一倍
严格来说,跑步APP在这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Nike+、咕咚等都已经相对成熟,并占有大量市场。前期,我们对市面上比较靠前的跑步APP做了大量调研,发现他们的重点几乎都侧重于运动数据的建立和分享,但 交功能都相对较弱。很多需要分享的用户,采用的分享方式,仅仅是在软件中对运动数据进行截图,然后再微信朋友圈。换言之,这种分享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跑步APP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鉴于此,我认为,基于跑步领域的垂直深交软件是有前途,“约跑”就要主打跑步 交。
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初期四人团队开发出了第一版约跑APP,除了具备基本的数据记录功能以外,还有发布约跑信息、搜索建立跑团、跑友成绩排名等功能。在APP里面,跑友可以发现附近跑友;添加水印相机,随时拍照分享;设立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在跑步图片下与好友互动。
约跑APP三月正式上线,在没有任何营销推广的前提下,截至目前,每月的注册用户数量都是成倍的增长。
约跑APP的挑战页面
举行线下跑步活动 推动增量市场
虽然注册用户增速很快,但是软件光做到这样还不够,因为这些基础的功能,在其他的跑步APP上都很容易实现。因此,我们开始开发更多更具特色的功能。
我们将跑步做成类似RPG(角色扮演)游戏,用户能够在软件中建立自己的角色,可以在跑步过程中随时加入和线上用户的PK战当中。另外,我们还会建立线上的跑步挑战,这些都是用户角色可以参与的。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现有的跑步爱好者领域。为了推动增量市场,挖掘潜在跑步者,我们举办了很多线下的跑步活动,如在六一举办留守儿童乐跑活动、组织约跑马拉松、发起人生第一个五公里跑等等。从软件上线至今,我们基本能够保证每月举办一场线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用户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收益。
目前,约跑团队有16个人,每月包括人力、房租、市场等固定支出在20万左右。前不久,我们完成天使轮投资,数额上千万。关于盈利模式,除了现有的广告投放和赛事合作,我们相信,在未来,针对跑步人群的装备定制、注册用户的数据反馈、赛事活动的落地执行等各方面,都会逐渐探索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