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产品,中国的创业者们就习惯以乔布斯为师。在过去几年里,“追求极致”是创业团队们最爱挂在嘴边的话。通向“极致产品”的路并非由理想和花瓣铺成的,更多时候,创业者们不得不在一地鸡毛里,寻找一颗可以用的螺丝。
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在2007年发布iPhone 时,也曾陷入同样的泥潭。
“这个真是不妙”
安迪·格里尼翁是苹果高级工程师。2007年1月8日早上这一天,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开着他的保时捷卡雷拉,前往距家只有7公里外苹果公司。
到2007年,他已经在苹果公司度过了15年职业生涯。他在2000年参与设计的一款软件,被运用到了苹果公司的第一台iPod中。
此时,格里尼翁正开着车,行驶在从坎贝尔市通往旧金山的公路。这条被称为全球最美通勤公路之一的280 公路,是某位硅谷创业大亨试驾法拉利的首选路段。
然而,驱车北上这一路,格里尼翁却没有感到一丝兴奋,只觉得战战兢兢。
就在第二天,乔布斯将在Macworld大会上,向世界揭开iPhone的神秘面纱。互联 历史将从这个早上被改写。虽然他的老板乔布斯已经为今天的发布会排练了5天,但就算在最后一次的排练中,iPhone还是会随时挂断,死机甚至干脆关机。
在格里尼翁的记忆里,似乎没有哪一次发布会像这次这般,如此重要又到处都是瑕疵。没有准备好就登台演示,对苹果公司来说是巨大的风险。
在硅谷,大多数登台亮相的产品演示都是预先录制的。没有人想看到,糟糕的 络连接或者手机信 毁掉了本应出色的演示。这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风险。但是乔布斯的产品发布会之所以充满魅力,就是因为他总是选择现场直播。发布会零失误,也是乔布斯能够成为业界传奇的原因之一。对于格里尼翁等后台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起初,出现在排练现场的感觉的确很棒——有点像带上了荣誉徽章。‘妈的,我终于能和史蒂夫同进同出啦,’”格里尼翁说。但凡与乔布斯有关的事情,其准备工作像美国对阿富汗的导弹袭击一样机密,实地参与者感觉自己仿佛来到宇宙中心。
“我们很快就快乐不起来了,”格里尼翁说,“我从没见过他这么心烦意乱。之前也试过,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盯着你,用严厉的语气直截了当地说:‘你把我的公司搞砸了。’或者‘我们要是失败了,全算在你头上’。”格尼里翁和排练现场的其他人一样清楚,如果在正式发布会上出现那些瑕疵,乔布斯可不会为此自责。相反,他绝不会放过格里尼翁这一干人等。“感觉像是我们已经排练了上百次,每一次都会出点什么毛病,这个真是不妙。”
△安迪·格里尼翁
无路可退
手机软件的情况甚至更糟。在此前4个月内,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弄清楚iPhone的处理器和手机通信模块为何不能保证稳定通话。这个大难题类似于汽车引擎间或不响应油门,或者车轱辘偶尔不响应刹车踏板。
“这差点让iPhone项目陷入停滞状态,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问题。”
自从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出任CEO之后,每一次Macworld大会上,他都要做主题演讲。因为他每年只会公开演讲一两次,苹果的拥趸已经习惯于在Macworld大会上期待乔布斯发布重大新闻。
这一次,不仅是苹果公司,作为美国独家运营商的AT&T公司也将宝压在iPhone上。他们为此给了苹果全所未有的自主研发空间。如果乔布斯不能按时发布iPhone,AT&T就会取消和苹果的交易。
比这笔重要的交易更加关键的是,iPhone是苹果公司全员参与的项目,以至于乔布斯没有任何后备计划。
△2007年1月9日,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演示iPhone。
通往完美的路是漏洞百出
乔布斯打算在台上演示播放音乐、接电话、呼叫等待同时接另一个电话,寻找一张照片并借给第二个呼叫人,为第一个呼叫人在互联 上搜索信息,然后回到音乐播放界面上。对于如今的iPhoneX 来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功能,但是在iPhone第一次与世人见面的这场发布会上,却让整个团队都陷入绝境。
当时的iPhone可以播放歌曲或视频的其中一个片段,却无法一次性顺利播完,中间总会中断那么一两次。如果先发送电子邮件后浏览 页,它还能正常工作,但反过来操作,系统就会崩溃。经过漫长、重复的实验,iPhone团队发现了一个被工程师们称为“黄金路径”的运行顺序,一套特定的任务必须以特定的顺序,用特定的方式运行。
这样的话,手机看上去就会一切正常了。
但就算乔布斯按照黄金路径行事,也需要各种权宜之计,才能让iPhone正常发挥功能。
在发布会当天, 乔布斯要将自己在手机上演示的画面,连接在大屏幕上,让观众能够同步看到他的操作。为了在大屏幕上展示其精巧装置,大多数公司只会用一台连接投影仪的摄像机来拍摄,而不是直接将手机屏幕投屏在大屏幕上。
但是一想到观众会通过摄像机,看到自己的手指在手机上按来按去,乔布斯就无法接受这样的方案。他让苹果工程师们花了数周时间,度身定制了额外的电路板附在视频电缆上,接到他在台上要用的iPhone示范机背后。视频电缆的另一头连上投影仪,在屏幕上映出iPhone的影响。
这样一来,当乔布斯触到iPhone日历应用图表时,他的手指不会出现,而屏幕上的影象却会做出响应,就像后来人们看到的那样。
虽然,事后人们为发布会展示的精彩功能和效果啧啧称奇,但在发布会之前,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却让格里尼翁觉得仿佛面对世界末日。他的团队不得不将天线焊在示范手机上,同时要想尽办法确保现场观众并不会占用他们的使用频率。
“就算将Wi-Fi信 隐藏起来,让观众们扫描时,搜索不到无线 络名字,但是这些不是普通的观众,有5000多个技术宅男,他们会想出办法来破解信 。”
至于如何确保乔布斯在台上打电话不掉线,他们能做的就更有限了——保证信 良好,然后双手合十祈祷。
一想到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随时都可能被搞砸,格里尼翁就胃痛不已。
从糟糕无比到完美无瑕
在格里尼翁的印象里,发布会之前的4个月是最为艰难的。苹果大厦的走廊里经常会爆发尖叫比赛,彻夜编码疲惫不堪的工程师们纷纷辞职,补几天觉之后再重新加入。有一次,团队的一位高管为了发泄压力,猛甩自己办公室的门,以至于撞弯了门把手,误把自己锁在屋里。同事们不得不用铝制球棒精准敲击1个多小时,才将她解救出来。
“我们都站在一边看着,”格里尼翁说,“就是在这种时候,人们会退一步思考,意识到一切真是一团糟。”
2007年1月9日,iPhone发布会这天,格里尼翁和观众们同样震惊。乔布斯完成了一场完美无瑕的发布会。乔布斯在展示开始说,“这一天,我已经等了两年半了。”然后,他用消费者为何痛恨自己的手机为题,讲了很多故事以飨观众。接下来,他自然是解决了消费者的所有问题。在2007年的这一天,移动互联 的世界被乔布斯推开了,观众为展现他们眼前的一切,敬畏不已。
发布会上,乔布斯用iPhone玩了一会音乐,看了一段视频,炫耀了一下手机的完美屏幕。他打了一个电话,并将手机里重新发明的地址簿和语音邮件卖弄了一番;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和一条短信,展示一下在手机的触屏键盘上打字有多容易;他翻阅了一堆照片,显摆了一下屈伸两指便可缩放图片有多么简单;他浏览了亚马逊和《纽约时 》的 站,说明iPhone的互联 浏览器像电脑里的一样好。
他用谷歌地图找到了一家星巴克咖啡馆——还在台上打了电话去——以示用上iPhone之后就不可能再迷路了。
最后,格里尼翁不仅是高兴,简直就是陶醉了。他还特意去买了一瓶苏格兰威士忌,才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我们坐在第5排——工程师、经理,我们所有人——每个部分的展示一结束,我们就一杯杯地痛饮威士忌。我们有五六个人,每当一段展示结束,负责那一部分的人就干一杯酒,等到压轴戏开场时——它和前面各部分一样顺利,我们已经把整瓶酒都喝完了。那是我们每一个人平生见过最好的展示。那天余下的时间里,整个iPhonet团队的互动就是一场闹剧。我们在城里喝酒,喝得烂醉如泥,但感觉真是棒极了。” T
你可能还喜欢
流量越来越贵,于是瑞幸咖啡给自己做了一个“流量池”
宜家的杯子凭什么低于市场价,质量还要好些?|大企小事
说了10000次,员工还是不听……为什么大企业都爱谈价值观
关键时刻小助手微信:slowlow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