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某国关系紧张以来,大家都在谈论工业基础软件的事情,是不是工业基础软件会被卡脖子,能不能通过增加投入,快速解决工业基础软件的被卡问题。事实上,并不是很乐观,当然是指短期,长期来看能力都会被逼出来,但需要有一个阵痛的过程。这主要是工业基础软件的积累特点决定的,并不以意志为转移。
我们现在很多的工业基础软件,都是依靠国家资助来进行开发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很少愿意做这种长时间投入而收效又很低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只有依靠国家来加大投入。但是国家投入的事情,往往只是走通了路,产品化效果一般不大好。对于用户来讲,市场上如果有用得好的东西,那么用户一定会优先选择,使得工业基础软件这样的迭代少了一些验证和进步的空间。
这个是最难的,表面上看起来工业基础软件是软件,但核心和本质完全是另外一种逻辑。工业基础软件在计算过程或者建模过程当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参数库,而这些参数库是长期积累出来的,如果没有很长时间,做很多实验或者是实践验证,这些参数库是没有办法建立出来。而且,一些关键参数,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所以没有时间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单靠快速投入很难达到这一点。
工业基础软件的开发、验证、使用和迭代是一个长链条,大量的计算逻辑和模型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验证和迭代,模拟过程无法替代,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细致的、循环往复的打磨。每次验证,其实都需要成本,因为要验证一个方案或者计算结果,往往需要真金白金的投入,而且在这过程中也需要吸引用户,因为工业基础软件在初期可能存在计算精度不高、结果不可靠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能找到一些合适的用户,让其参与到这个过程,也非常不容易,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工业基础软件的前期基本看不到回 ,更多是投入,只有到了一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情况下才逐渐开始回 ,这个周期比较长。
以上只是一些情况,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工业基础软件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工业基础软件,没有捷径可走,但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也不得不走,建立有效机制,加大政策导向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利用国有企业的力量,发展工业基础软件,也迫在眉睫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