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编程,在元件点数比较多的情况下都是用软件导出元件坐标点和角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写了一篇如何导出SMT坐标的教程。但是,很多技术员拿到这些坐标点文件后都是直接导到机器里面,然后在机器里面核对一下机器角度,如果角度不对,就旋转一下30/45/90/180度,这样也能对得上角度。其实,按这些大概的算法计算角度算得对并不是偶然,而是很多设计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这几个旋转角度都是常用的一些角度。
但是,如果元件点数数量很多的时候,工作量就大了。二百多个点的板子,如果对完坐标点还有角度,差不多快也要四个小时。
其实,这些角度是可以通过Excel计算出来,然后再导到机器上面了。而用Excel把这些角度全部换算出来,只要五分钟时间,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面,我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转换这些角度。
在讲解什么转换角度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个概念:
- 吸取角度—贴片机吸料时的角度(元件在料盘里的摆放角度)
2.贴装角度—贴片机贴装的角度(也就是我们最终要转换成的角度)
贴片机贴到PCB板的上角度
3.元件库角度—-所有PCB设计软件里元件还没拿出来摆放的原始角度(类似于吸取角度,只是这个角度是软件的虑拟角度)
4.摆放角度——所有PCB设计软件,在PCB里面元件摆放的角度(类似于贴装角度)
把这四个角度概念一讲出来,大家就会发现其实PCB在设计的时候,跟贴片机贴装时的吸取角度和贴装角度概念是类似的。有了这个概念,我就只要把元件度角度和吸取角度差算出来,就可以转换成我们要的角度。因为后面二个概念是属于PCB设计的范畴,在这里不做过多祥解,下面就直接讲如何转换。
SMT贴片编程时,一般都会问客户要PCB文件,我们在把PCB文件打开以后,把坐标点按封装规格筛选出来。
找一个三极管,比如元件在PCB里是如下图这样摆放的
三极管摆放角度
按照这个角度来算,贴片机在原来的吸料角度0上旋转了180再进行贴装的。但是PCB里的角度,有可能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双击三极管进入角度查看,发现这个三极管在PCB里的摆放角度是90度。
PCB元件的摆放角度
所以在Excel里面,必需把所有SOT23-3的三极管封装的角度全部+90度,如下图示
把所有一样封装的元件填充一样的公式,然后复制,再粘贴为数值到原来的角度位置。
所有的元件都按这样的方法做完以后,把原来多余的数据删掉,再把这些角度导到贴片机上面,这些角度数据就不用在贴片机上一个个核对角度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