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QFD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

传统QFD用于软件需求分析,会带来诸如“分析时间太长”“质量矩阵麻烦”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衍生出来一种快速QFD方法

快速QFD过程有9个步骤,与传统QFD相比,它不需要建立质量矩阵。因此,快速QFD可以成为软件健壮性设计的重要工具。

第1步:关键的项目目标

借助新兰切斯特策略(又称蓝海战略)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软件战略问题的方法;由此我们应该明确定义对项目而言如何才算成功的项目目标,也应该明白当项目结束时要评估团队的绩效表现。

第2步:关键客户群

根据关键的项目目标,在客户群中确定关键的客户群。

第3步:关键过程步骤

使用客户过程模型(建模可使用数据流图),从客户背景分析中,了解客户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问题有多严重。

第4步:去现场

在现场使用交谈、观察、情况分析等手段来收集客户心声。去现场能在真实的情况下与真实的客户直接接触而获得客户思维模式。

第5步:客户需求是什么

客户的原有描述并不是城墙。但我们必须对他们的表述进行了解、分类组织整理和优先级排序。只有在那时,我们才拥有QFD所严格定义的客户需求。他们的问题、机遇和战略方向是什么?对此这些所关注的内容,客户想要或需要做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真的需求。

未声明的需求。你必须通过去现场来发现未声明的需求。然后你必须用客户背景情况表对现场观察结果进行组织整理。你可以通过关系图来发现额外未声明的需求。

正在变化的需求。要弄清楚究竟是需求在变化还是对需求的理解在变化。做好客户心声有助于减少需求理解的变化。

客户心声表(CVT)。在CVT中,我们分析客户的只言片语,从而发现隐藏在他们只言片语和行为之下的客户需求。其中客户类包括:群体、特性、情形、问题、需要;解决方案类包括:特性和能力、功能、行动、目标;设计类包括:技术、组件、可靠性、可维护性、适用性;项目类包括:成本、进度、技能、方法;组织类包括: 交、企业组织、政治、士气。

规约:特性或需求。在QFD中不关注特性,甚至也不向客户询问他们想要什么特性。特性需要我们从客户需求当中分析得出。因为特性是具体的,它们不是设计或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应该要求他们对特性做出决策。客户是他们的需求的专家,这是我们应该向他们询问的东西。

第6步:对客户需求进行结构化

亲和图:这种“非理性”的右脑方法来自于人文学领域。使用KJ法产生的亲和图向人提示了客户需求的自然结构:客户使用认知结构对他们自己的需求进行思考。

第7步:客户需求结构分析

将亲和图转化成层次结构图。你可用层次结构图来分析客户需求结构并发现遗漏的和未声明的需求。这种分析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对客户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量化。层次结构有助于功能分析,并有助于展现客户、需求、目标、功能等的层次结构和分解结果。层次结构图让大家看到高价值的客户需求结构。即使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一个3层层次结构图也会有良好的效果。

第8步: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1)层次分析法(AHP)。AHP是最简单的提供精确的比例大小给结果的优先级排序方法(传统上可以用简单地从1~5数值来对客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2)只需发现充分足够的需求。

第9步:实现经过优先次序排序的客户需求

规划如何交付高价值客户需求集,使用最大价值表(MVT)。在CVT中,我们可以从开发过程中任一维度的工作条目开始工作,并只以客户需求作为我们的输出而结束工作。在MVT中,我们只以客户需求作为我们的输入来开始工作,并以开发过程中任一维度的工作条目作为我们的输出而结束工作当我们在整个项目中确定和关联了高价值需求和其相关的工作事项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就已经为开发发现了必须要做的工作事项。对于这些工作事项,我们应该使用我们最有才华的人、最好的工具和最佳的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17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