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制造业信息化里的服务型产品吧

前记

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各大经济体都在积极提倡数字化,智能化,我们看到在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智能化 区、智能化车站、智化寺庙、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

智慧城管

智慧寺庙

今天我们说说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等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随着工业企业信息化的融合不断深入,制造业发展得到加强。上半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8.8%…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为什么世界经济强国都在发展智能制造?说到底是在打造自己的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我们从每个企业的数字化,到行业的数字化,最终到产业的数字化从而实现这个经济体竞争力的提升。

制造业智能化项目就是建立和维护两段关系,这两段关系的维护就是信息化服务

① 甲方员工与智能化软件系统之间的磨合;

② 乙方项目组与甲方团队(人、事、风格、思维等)的磨合;

第一段关系:

不用说,乙方是很被动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一些很强的产品表达资料或者物媒做支撑,去面对甲方每个员工个体,否则天生的陌生感会先入为主的排斥一个未知并且会伴随自己绝大多数工作时间的这么个物品(还是个虚拟的东西)不过感叹一句:普实的软件平台真的是个宝藏变形金刚啊(可惜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无敌宝藏)

所以:先得让甲方员工群体对智能软件产品有个简单、明了的软件层面的认识。目的:传递出甲乙双方后期的智能制造服务合作就基于此来进行。

对,就是那句经典的“你需要的是打一个洞,现在你拥有了一个电钻”,至于怎么打洞,打几个洞,洞的大小怎么样,多深,那就是后一段关系里的事情。

第二段关系:

其实就是讲的信息化服务。(也正是普实软件的产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服务这型的产品对于甲方来说是很难去做决定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这型的产品是乙方团队一边生产着一边为甲方提供着,也没有所有权的归属,也不能一键恢复出厂设置(你大概想象一下 你去剪头发。。。你就能懂上面的话了,然后再想着你去剪头发的例子看下面的内容)

信息化服务其实就是几个方向:

① 甲方是大型的企业,在管理上有成熟的方案他们有自己成熟的管理解决方案(知道自己想剪什么发型),那么作为乙方的服务就很简单,提供软件工具平台,协助甲方去合理的实现管理方案的落实与执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服务型产品的质量把控是一定要甲方核心人员的时刻参与的。毕竟无法返厂、无法一键还原!

比如:某矿产集团公司需要总公司管控子公司的固资、大型车载设备采购请款,矿山日产量,工厂的能源消耗与分析等,乙方在跟甲方充分沟通以及方案对接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方案的落实与执行。

乙方在完成甲方的管理方案后,也需为甲方提供更深层次的数据应用服务,什么是数据应用,将甲方的业务数据以多角色的(比如:董事长视角、财务视角、销售视角、投资人视角等)智慧大屏展示出来去影响改变甲方的管理流畅度,决策准确度,这就是持续服务,持续提升服务。

② 甲方是中小型企业,没有管理方案这类的企业基本老板在管理上相对比较片面,他们管的重点也很有限。有的老板非常看中质量管控、有的非常关注人员效率、有的关注订单异常…这些因素也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当前阶段下最容易出现经营风险的地方.

这个时候就是乙方项目团队与甲方公司团队之间的“较量”了,是做个乙方指哪打哪的项目(最终结果:老板觉得这个孔打的很好,但是员工觉得这个孔是个累赘,还不如不打)这也是服务,对于企业老板目标感非常强的,这样的方式也不是不可,这就是被动式服务,不很建议,毕竟信息化是个持久战;

那么还有就是甲乙双方做充分沟通:先行的事情比如基础流程沟通确定,权限确认,基础数据梳理,员工基础操作培训,熟悉系统等,然后既定的流程、权限、规则等在系统平台体现

这种是先定小目标,拎项目规划(可能需要几个孔合适,今年先打两个,在前两个孔打好后…再决定后续的是否需要做调整)…这也是服务,是交互式服务。

插一个曾经拜访一家企业小例子,

早前信息化是买了一套软件用:公司按单生产,每次来单,物料信息都是随意建,物料编码有5位的,有8位的,几乎十个人新增物料信息,就是十个规则,一两年下来没有问题,三年下来,系统里的物料几乎就不能用了,同一个物品有十几个编码,库存也不准,编码乱编,不解决重复问题,库存准才怪….

③ 没有成熟的管理方案,但有些零碎的想法

这一类型的甲方,其实是最需要信息化服务的,为什么?通过服务减少自己试错的弯路,乙方团队可以给甲方信息化提升上基础能力打造的很成熟的制定方案,加上甲方有一些零碎的管理思想,随着基础的夯实,企业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考、实践、员工的反馈逐渐的形成自己企业的管理框架雏形,这也是服务型产品的优势,虽慢犹进。

这边还要补充一下:很多时候,服务型项目因为过程的漫长,在没有高效沟通的情况下,其实我们要避免甲方零碎想法主导项目主流程的事情发生,因为到最后会发现,方向凌乱,没有目标这个就违背了服务的初衷:管理提升。

信息化服务型产品的特点,总结一下:

1、一开始是无法看到产品的(但是可以看到效果,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太相信这个效果)

2、服务型产品的生产是乙方边生产、边产生的,并且产生即交付;

3、质量管控需要甲乙双方共同参与;

好吧,眼睛疼

今天先写到这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