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讯】手机不仅占据了成年人的生活,也逐渐“侵入”了“00”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近日,有媒体对QuestMobile提供的今年9月“00后”人群最为常用的30款APP名单进行了测评,发现12款APP对涉及隐私的敏感权限需求较多。漫画类APP仍存“软色情”内容,如腐次元里有用户上传“耳机福利”“右手把持不住”等为名的音频内容。
“软色情”目前尚处于灰色地带
7日, 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负责对可能或者已经产生道德争议和 会舆论的 络游戏作品及相关服务开展道德评议,为 络游戏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把 会效益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在此背景下,北京《新京 》近日对QuestMobile提供的今年9月“00后”人群最为常用的30款APP进行测评。名单显示,学习类APP与动漫类APP各有9款,占比最高。相对而言,波洞、腐次元等漫画类APP以及唯一上榜的 区交友类APP一罐的主要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上传,尺度较大。
高一学生小美说,目前一些耽美类漫画确实在她和同学们之间较为流行,这些漫画不会有色情场面,但必须要“污”一点,带点“卖肉”元素才有人看。
有律师表示,一些暗示类图片等“软色情”目前尚处于灰色地带。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最受欢迎的学习类APP中,有5款都被曝出过“涉黄”消息。
此外,敏感权限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一大重点。敏感权限给了APP收集用户信息的便利。百度、微信等“国民”APP的隐私条款经常有“将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的表述,但对于未成年人使用较多的APP来说,收集过多信息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信息泄露。但对于用户个人数据的保护,上述“00后”常用APP的隐私协议也不同。一些APP并未开启敏感权限。有些APP的使用条款提到,将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且不会向除“合作单位”外的第三方公布,但并未说明这个“合作单位”的具体身份。
多数APP用户协议中未要求监护人同意
上述30款APP中,多数APP的用户协议中都没有“征得监护人同意”的表述。
北京《新京 》11日 道,今年5月,推荐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提到,收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信息,应征得其监护人的明示同意。
但这30款APP中,多数APP的用户协议都没有“征得监护人同意”的表述。只有少数APP在条款中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描述。
有专家表示,因为手机注册难分辨监护人和小孩子,即便在协议里标注了一句需要监护人同意也往往会遭到忽视。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家长作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监督和保护的双重任务,双重职责。
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另一项重点。但游戏类APP未成年人实名验证也并不完善。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该通知明确,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实施 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 络游戏 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的使用时间。
11月28日,腾讯官方微信 公告称,对健康系统进行再升级,从《王者荣耀》开始启用人脸识别,并与其实名信息进行比对。未来,该项措施还将在腾讯系其他游戏中推广。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的对象,主要为经过公安实名校验确认为成年人,但游戏内行为特征却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荣耀》用户。凡拒绝验证,或经验证与实名不符的用户,健康系统将统一视作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将其纳入相应的防沉迷监管。
据媒体 道,《中国青少年互联 使用及 络安全情况调研 告》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触 ”年龄提前,约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在6岁至10岁就开始接触互联 。如何实现未成年人上 保护?在中国 会科学院 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 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看来,一方面是通过游戏分级、实名制等技术性控制,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学校和家长联动的 会学控制。(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