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 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近日,十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公布五类高发电信 络诈骗案件类型,以案说法,提醒广大群众擦亮双眼、远离诈骗。
2022年上半年,我市电信 络诈骗案件主要发案类型有五类,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占比43.6%,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15.36%,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占比6.69%,虚假贷款办卡类诈骗占比6.63%,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占比4.53%,其他类非接触性诈骗占比23.19%。
刷单返利类诈骗
典型案例
警方提示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
切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典型案例
今年4月,茅箭区居民陈某下载了一个叫“美篇”的聊天App,在聊天App里认识了一名“投资老师”,“老师”问陈某愿不愿意投资私募基金,陈某没多想便同意了。6月9日,“投资老师”说基金势头很好,陈某轻信对方,投资32000元。6月16日,陈某投资的资金数目离中标额还差40000元,“投资老师”说愿意先帮他垫上。虽然对方答应了垫付,但却一直没有转账,也无法再联系上。陈某感觉不对劲,前往辖区派出所 警,共计被骗32000元。
警方提示
投资理财,请认准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
切记:“有漏洞”“高回 ”“有内幕”的炒虚拟币、炒股、打新股、炒黄金、炒期货、博彩 站等,都是诈骗!
虚假 络贷款诈骗
典型案例
6月20日,丹江口市居民张某在“还好借” 贷平台申请了5万元贷款,提现时系统提醒张某银行卡 填错,导致资金冻结。随后,平台“客服”说需要解冻费1.5万元。张某信以为真,钱转过去后“客服”让张某下载一个叫“思密达”的聊天软件,并添加了“客服经理”账 。张某按照“经理”的要求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操作完成后对方表示3分钟后可提现。3分钟过后,张某还是无法提现,于是找“客服经理”询问原因。“客服经理”称张某提现时间不规范,账 被二次冻结,让张某再充值6万元,之后可一并提现12万元。张某意识到被骗,遂 警,共计被骗1.5万元。
警方提示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切记:任何 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账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冒充客服诈骗
典型案例
6月26日,茅箭区居民李某接到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说李某的快递丢了,要向李某赔付110元,并让李某加客服QQ。加完好友后,李某按对方要求在支付宝上领取了500元备用金,“客服”却告知李某多领了390元,需退还,于是李某又转给“客服”390元。之后,“客服”说开通的备用金需要关闭,不关闭利息会越来越多。于是李某开启屏幕共享,让“客服”替他操作。“客服”查看了李某银行卡上20000元余额后,提示李某把钱转到“客服”提供的银行卡上,还让李某把信用卡里的钱也一并转过去。李某感觉不对劲,意识到是诈骗后立即 警。
警方提示
当有 络卖家或是客服主动联系为你办理退货退款时,一定要小心!
切记:正规 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请登录官方购物 站办理退货退款,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 址、链接!
冒充公检法诈骗
典型案例
6月29日,茅箭区居民赵某接到一自称是警察的电话。对方说有人捡了赵某的身份证,并使用身份证开了一张银行卡进行洗黑钱,让赵某配合调查。“警察”先让赵某把微信卸载了,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按照要求操作。赵某先下载“赚钱宝”和“安全防护”App,然后打开了视频会议。赵某按照对方指引,向“安全账户”转了两笔钱,一笔20000元,另一笔61000元。“警察”让赵某用其他银行卡继续转钱,这时赵某意识到上当受骗,遂 警,被骗81000元。
警方提示
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 络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切记: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等形式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远程转账汇款!
学习防骗是关键
不论骗术怎么变
我不转账应万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