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一篇《在微信里,这些违规行为请绕行》。
在文中,微信给我们公布了一些第三方 App 的在微信上的违规行为,我发现:
微信认真起来,腾讯自己人都不被放过!
近期,经投诉,有些第三方 App 通过邀请口令、邀请二维码等方式,在微信聊天中诱导用户下载 App,同时还拉取关系链的行为,让访问的用户也没办法知道自己的信息用途。
例如,腾讯自家新一代 交 App“朋友”,涉嫌二维码邀请诱导用户下载 App。
对于这些行为,微信不再提供在微信内直接打开的服务,用户需要通过“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形式进行访问这一类 App 。
不仅仅是腾讯“朋友”,腾讯新闻、微信读书等腾讯产品都曾接受过类似的违规处理。
微信这一“大义灭亲”自家人都不放过的行为,得到了 友们的称赞!
除了诱导下载,最近微信平台还发现有第三方 App 通过拉群、分享等涉嫌获取微信关系链的方式,来微信“串门”。
同样,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信息,根据《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对于此类链接,微信内依然可以正常的展示和发送,但是需要“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形式访问此类 App 。
除了对于诱导下载管理以及微信关系链隐私保护,微信近期还将继续清理黑产红包拉取个人信息的违规行为。
其实,“假红包”这种骗局一直存在,大多数为虚假红包页面,并且在提现时需要用户进行分享到群聊、朋友圈等,影响了微信信息流的整洁,并且存在以此获取用户微信关系链的行为。
而在疫情期间,“假红包”更为过分,有些变形为“免费领口罩”等虚假活动,以此骗取个人信息,影响更为恶劣。
对于这些行为,微信也会通过平台主动检测以及用户举 进行处理。
另外,对于小程序这一块当下微信最重要的生态内容,微信平台也在升级隐私保护机制。
并且,疫情期间,在朋友圈高价卖防疫物资,特别是虚假售卖口罩、虚假募捐诈骗,这一种行为微信也在积极处理。
以下是微信安全中心给我们列举的疫情期间四类典型诈骗方式:
如果你在微信上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 110”,里面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违规行为的专项举 入口,核实证据后会及时处理。
再次提醒大家,疫情当前要保持冷静,无论是购买防疫用品,还是参与捐资志愿活动,都要避免因误信虚假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微信现在已经是国民应用,几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因为体量大,难免出现一些违规信息、违规行为。
如果大家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违规行为,要积极进行主动举 ,这样会让我们的微信更加清净。
诶,微信脸黑起来真是自家人都不放过,就凭这一点,我给微信点个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