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电话或迎整顿?近日,“工信部将叫停非运营商资质的个人免费通话服务”的传言如烟雾般在业界氤氲开来。对此,工信部当即回应,清理整顿不会“一刀切”,鼓励相关企业持证合法经营,但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业内人士猜测,此番工信部如此表态或与非法 络电话的危害性密切相关,在当前形势下, 络电话在垃圾短信、垃圾电话、 络诈骗等方面俨然已形成监控死角,在多起案件中,诈骗团伙都利用 络电话实施诈骗。可以说,整顿 络电话与当前开展的一系列遏制通信诈骗、维护 络安全等行动一脉相承。 络通话乃大势所趋,如何在民众便利、 络安全中做好平衡,考验监管部门。
“免费” 络通话将成往事?
络电话应用企业怕是要绷紧神经了。近日,有媒体 道,工信部将叫停非运营商资质的所有免费通话服务,市面上涉及的产品包括钉钉、易信、来电、企业微信、云之家等,期限是未来10天到15天。
对此,工信部迅速反应做出表态,“鼓励相关企业持证合法经营”,不过,“未持有相关许可开展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行为”,“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我部将依法予以查处”。这是否意味着 络电话即将迎来一场整顿?
实际上,这不能笼统地归结为叫不叫停的问题,而是合不合法、有没有许可的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电信行业研究部胡海波撰文指出,主管部门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叫停所有非运营商资质的个人免费通话业务,对于已持证企业合法合规的业务应该不会涉及。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认为,“没有许可证,就是非法经营”,对于企业而言,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将得到鼓励。也就是说,工信部不会叫停所有的 络电话业务形态,只是本着加强监管的目的,整顿“超范围经营”的 络电话。
按照《电信条例》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通话服务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基于通信 (固定 和移动 )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二是由通信 和互联 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三是基于互联 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前两类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应该持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类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应该持有相关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举例来说,联通、移动、电信之间的手机拨打以及手机和固定电话之间电话,属第一类实时话音业务;企业微信、易信等可用互联 直接拨打手机 的则属于第二类由通信 和互联 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QQ语音、微信等利用互联 工具,不和手机 、固定电话相连的则属于第三类业务。
络电话多以商务电话为名提供给用户时长不等的免费通话,属于语音类基础电信业务,必须经国家电信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方可经营。从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通话软件来看,腾讯公司QQ语音和微信、阿里巴巴旗下的点点虫(旧称“来往”)、小米公司的米聊等通话业务,均已获得工信部相应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属于合法合规经营。
非法 络电话铺路通讯信息诈骗
此前有媒体 道称,受 络电话影响,三大基础运营商业务量和收入下降,因而是工信部整顿 络电话的主要呼吁者,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一说法实在有失偏颇。
诚然,基于互联 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是互联 与移动通信融合创新的产物,进一步满足了 会不同层次的信息通信消费需求,对电信运营商造成了不小冲击,但谈“取代”为时尚早,两者互为补充恰恰丰富了通信服务的方式。
在多起通讯信息诈骗案件中,诈骗团伙都利用 络电话实施诈骗。比如,2014年11月,肯尼亚警方在当地成功打掉一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诈骗窝点,向北京、江苏、湖南、四川等9省、直辖市拨打 络电话,冒充大陆公检法机关大肆实施诈骗,被骗群众100余人,涉案金额600多万元。再如,去年8月,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查处了“中和信通讯”、“国通通讯”、“国盾掌芯通”、“东阿亿信”等4家非法经营 络电话的公司,责令其停止 络电话业务发展,并依法予以了行政处罚。经调查,上述品牌的经营者均不具备相关资质,属于无证经营电信业务。
可以说,整顿 络电话与当前开展的一系列遏制通信诈骗、维护 络安全等行动是一脉相承的。付亮指出,工信部此举目的是“遏制骚扰电话蔓延”,与手机实名制、400 码严管一样,这仍属于“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 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的落实。
“免费”通话须迈安全关
随着互联 设施的完善升级, 络通话成为大势所趋,全球范围内, 络电话用户持续增长。全球最大的移动聊天服务商WhatsApp日前宣布,目前WhatsApp每天用户免费拨打的 络电话(语音呼叫)超过1亿次。这相当于每秒会有1100多条语音呼叫信息从WhatsApp平台发出(不过也包括一人每天进行的多次通话)。与此同时,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 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24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3632万,占 民总体的90.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5.57亿,较2014年底增长了4957万,占手机 民的89.9%。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对监管政策提出了挑战。在我国, 民如何才能更为长久、放心地享用“免费” 络电话?一方面,如何在民众便利、 络安全中做好平衡,考验监管部门。铲除通讯信息诈骗黑金产业,要堵塞安全漏洞,严厉打击贩卖银行卡、贩卖手机卡、违法出租 络电话通讯线路、设立伪基站等上下游犯罪利益链;同时,要建立联席机制,由各地通信管理局牵头,公安、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合力打击VOIP非法 络电话。
另一方面,作为提供免费 络电话服务的企业,可借鉴外国经验。譬如,WhatsApp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用户通信安全,不仅采用端到端加密方式,而且没有广告植入。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统计显示,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WhatsApp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聊天工具, 络电话规模甚至已超过了鼻祖Skype。目前WhatsApp全球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而且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美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