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云出我辈,一榜尽览众英豪!数转江湖汇集众英雄企业,历经数字化转型考验,第二季风云榜顺势而出。本次风云榜榜单是点亮智库&中信联联合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共同打造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优秀案例,此榜单集众家之长,聚焦企业数字化进程、打造数字新型能力。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打造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提高了物料供应的保障,提高了生产产能和质量稳定,也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实现基于订单按时交付的整个业务全过程的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和数字化管理,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材料执笔人: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杨东
案例简介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与睿宏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了两化体系基础版贯标,在项目中期过程中升级版贯标推出,华利达集团第一时间落实升级版贯标,通过与价值创造的载体、合作伙伴、过程及对象有关的AAA级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于2021年12月25日已经获得AAA级新型能力评定证书。
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通过金蝶云星空ERP平台的ERP模块、WMS模块、PLM系统、三维设计软件、生产管理平台的MES系统、RFID捆包系统、SPL系统、自动吊挂生产线、自动模板机、自动裁床等信息技术手段和装备技术手段,在横向业务活动中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质量、仓库、发货、交付和售后服务等实现端到端的无部门壁垒、自动化的流程;在纵向业务活动中企业层、工场层、产线控制层、设备层等实现数据传递、采集、分析、预防等。提高物料供应的保障;提高生产产能和质量稳定,也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满足按时交付。实现基于订单按时交付的整个业务全过程的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和数字化管理,也提高了客户满意。
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基本需求及历程
1. 企业战略情况
发展战略及目标:稳中求进、有序转型,通过规模化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从面料到成衣’的一站式服务,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服装外套全能工厂。到2025年,实现:营收100亿,利润5亿。
战略路径:由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由工厂制造转向产业链协同创造,由中国制造转向全球制造,建立华利达以功能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以质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能力、以规模化快反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新优势。
2.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分析
(1)经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
服装市场当前已经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格局。市场价格趋向平稳下降,市场竞争走向涵盖品牌、质量、服务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厂商趋向微利。当前市场利润率差异显著,能够获得高利润率的公司大多是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微利或亏损公司的降价能力不足。国内的用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我们已经无法维持价格上的优势,导致许多订单向东南亚流失。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反应、快速供货是当前大多数OEM大厂的重要课题。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但公司内部产品设计不及时、产品设计信息无法协同共享,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订单的 价、交期、成本;物料的供应商供应不及时、供应的物料质量也难保证,物料计划部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一致性经常出现滞后等;公司内部生产自动化水平、生产节拍也难保证,生产部门内部、生产部门与关联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一致性经常出现滞后等,这些直接影响着生产供货的保障能力;销售部门与生产、质量、仓库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一致性经常出现滞后等,这些直接影响着快速出货的保障能力。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合作优势,建立起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业务流程系统,转而以产业链协同,与合作伙伴打造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与众多供应商和客户结成稳定、互利、互惠、和谐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所属行业未来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早,应用面宽,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的逐步发展过程,目前在服装CAD和ERP得到广泛推广的现状下,纺织服装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显著进步,不仅仅是ERP,涉及CAD、CAM、CAPP、PDM和物流管理、分销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的服装制造业开始由技术驱动转向业务驱动、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重视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3. 企业数字化历程
(1)两化融合系统起步建设阶段(2002-2010年)
华利达业务迎来快速发展期,规划建设完成新的生产办公大楼,建立的基础局域 络,设立的IT部门,重点支持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服装行业软件开发;采购IBM的服务器,引入金蝶财务软件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电子化规范化,公司生产部和信息部成员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成功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生产开单系统1.0的打造,开创华利达自研软件的先河,在行业内也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业务快速发展,租用的电信邮件已经无法满足邮件系统的的需求,为此专门自建内外部邮件系统服务于贸易和其它业务部门开启办公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2)两化融合系统深化、提升阶段(2011年-2018年)
部署和实施各业务模块,主营业务范围各流程逐步在线化实现,完善财务管理系统、PLM、ERP、MES、WMS、FRID、档案管理系统。
(3)两化融合流程集成、数据应用阶段(2020年-至今)
实现ERP、WMS、PLM、MES深度集成并形成基于ERP的金蝶云星空ERP平台和基于MES的生产管理平台;BI分析决策系统;基于标识解析的服装行业工业互联 平台。各系统集成化、协同化、可视化、平台化和数据资产化,实现IT与OT 络的有效贯通和数据互换共享;以行业标识解析工业互联 为起点,开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
企业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情况
1. 新型能力识别
(1)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分析
根据公司战略及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需要建立信息化环境下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通过总结与归纳为以下四个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需求:
1)快速响应的生产制造竞合优势需求
2)设计开发的竞合优势需求
3)质量领先的竞合优势需求
4)产业链协同的竞合优势需求
(2)业务场景分析
公司主营产品:主要是轻量羽绒服、高级休闲装、运动装等产品。主要服务对象:FR、PUMA、东丽、牧村、丸红、CDC、Theory等国际服装品牌。
上图为公司产品与服务生产经营的主要业务场景,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性质的订单,基于客户订单的交付,企业从销售、设计、计划、采购、仓库、生产、质量、交付、服务等横向业务场景及生产纵向(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裁剪、绣花、缝制、充绒、整烫)业务场景这一系列基于价值链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过程出发,通过在各个业务环节应用信息化系统/平台及生产等环节应用传感 ,并打通这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无部门壁垒,形成数字化研发协同、制造柔性及一体化、物料供应保障及时、交付准时、成本预测与可控、人才梯队建设完善等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研发数字化和高效协同、制造按生产排程自动实施、物料按需即时供应、订单按期发货和交付等,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交付准时、可追溯的产品与服务。
(3)新型能力体系策划
1)新型能力的识别
2)新型能力的策划
由信息管理部组建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进行该新型能力的策划,首先根据需要策划的新型能力,完成新型能力策划开展的过程管控机制策划、系统性解决方案策划、治理体系策划,以及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输入(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业务需求;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四要素的现状;支持条件和资源的现状)、输出(策划的输出包括: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技术实现的需求;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同时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职责、方法和项目计划等)的要求;最后项目组编制该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 告》,经过相关人员评审、管理者代表审批。
3)实施与运行
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围绕打造的新型能力,按照《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技术实现控制程序》、《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两化融合匹配与规范控制程序》,根据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从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要素入手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迭代优化打造新型能力。
从公司整体层面系统推进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的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保障新型能力的建设、运行和优化的治理体系等。
4)评测与改进
信息管理部按照《数字化转型诊断管理办法》,对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周期性评估,对新型能力建设与运行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及适配性进行诊断分析和评价,寻找可改进的机会,责任部门按照《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断优化提升新型能力,持续有效的支撑公司业务创新转型。
2. 新型能力打造
(1)实施方案策划
围绕“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开展流程驱动型的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与改进“PDCA”过程管控机制策划。涉及到的业务活动有销售、设计、技术、计划、采购、生产、质量、仓库、发货等,涉及到的主要业务流程有采购物料需求、采购订单管理、供应商送货、原材料来料检验、原材料入库、原材料领用、生产需求、高级生产排程、生产工单、生产工单派工、工艺路线管理、裁剪管理、缝制管理、制程检验、完工 工、成品入库、交付需求、发货计划管理、产品装箱、发货通知、出货单管理、 关通关、交付订单管理、客户收货和售后反馈管理等涵盖公司主营业务范围的主要业务活动。
1)这些业务流程已经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且实现流程自动化,打破了部门壁垒,跨部门的流程节点由相应的职责人负责。
2)目前公司整个的业务流程管控,由党工办总负责,负责流程的优化、实施和监督执行等。
3)“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系统关联业务流程如图:
(2)业务流程优化
2)业务流程优化后,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实现了开发管理、工艺设计的关联信息PLM直接推送ERP和MES,减少人为传递的低效和错漏;销售出货计划联动物料需求和采购计划,ERP生产主计划、工艺文件等被MES调用后自动排产推送相关产线机台,并实时跟踪生产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BI系统对研发设计、采购物流、生产制造数据的挖掘分析,精准核算物料和人工消耗,为订单交期、物资采购、生产交付提供了决策支撑,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总体可控,产品交付客户满意。
3)业务流程优化后描述具体如下表:
围绕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能力,四个能力单元业务流程优化后进一步提增了跨组织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协同效率。
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可实现从客户需求获取到样衣开发设计、BOM编制到工艺文件形成与传递等业务活动与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等业务流程有序交融和在线化,信息流在设计开发部、贸易部、供应开发部、IE部、生产等部门畅通,数据实时共享,评审、确认等活动在线化和流程的自动化。
基于订单快速响应的物料保障能力从销售订单、物料需求、采购供应、来料检验、仓储入库、备料领料等业务活动在设计开发部、技术部、贸易部、供应开发部、供应商、质量部、仓库、生产计划等各相关部门间快速响应与运行,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跨流程、跨部门在线化自动化推进,数据信息实现互换和共享。
生产管理能力以订单准时交付为起点,拉动从设计开发、技术准备、物料保障、计划排程、IE管理、质量管控等关联部门,生产流程内部同样采用以目标交付时间拉动从裁剪、绣花、充绒、缝制、整烫等关联工序的流程节奏,实现跨部门、跨业务流程或多工序合理并行和机台、工位灵活编组等形式提高生产效率、稳定质量管控、确保交期。相关业务活动在线化,IT、OT系统集成融合有序运行,业务流程良性运转,数据信息实时互换与共享为多部门、多系统的协同运行也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基于订单快速响应的交付能力实现了销售订单、发货通知、生产入库、整理装箱、出库交付等管理活动在贸易部、质量部、生产部、仓储等各相关部门间的有效协同,业务活动实现了在线化,业务流程自动化运行,数据实现了跨部门、跨流程、跨系统的互换与共享,甚至关联了客户的供应链管控系统,RFID扫码装车出库,客户系统订单实时关闭。
(3)组织变革
在业务流程优化的同时,业务流程相对应节点的岗位人员的职能职责已经同时被优化,同时相对应的职能职责的描述已经明确,涉及到的部门有贸易部、技术部、生产部、IE、质量部、供应开发部等。涉及到的主要岗位职能职责调整举例如下:
新型能力涉及到数字化相关的主要岗位,如下:
(4)技术实现
1)IT软件数字化设计方面:公司目前仅有一些工具类软件,如:V-Stitcher三维设计软件、AI、CorelDraw各工具类软件相互独立。物料保障方面;基于金蝶云星空ERP平台定制开发的采购、WMS、订购BOM等系统;生产管理能力方面;公司目前仅有 ERP 系统支撑,目前尚不能实现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生产排程、生产统计和过程管控。
2)IT 硬件:MES 系统计划布署在私有云,本地需要搭建私有云平台,硬件服务器4台、光纤交换机两台;三维设计软件配备了2台工作站和28寸显示器。IT 软件:公司目前有 ERP 系统、捆包系统、WMS 系统、ERP 系统与 WMS系统实现集成。ERP 系统和 WMS 应用程序均布署在云端只要租用服务器,捆包系统需要购入硬件。
3) 络针对研发设计能力:达到全面覆盖4G/5G 局域 或者是无线 络和1000M ,支持无线作业。秒优PLM布署在云端,本地不需要购置相关的 IT 硬件,设计部门的设计软件独立的PC机;针对物料保障管理能力, 需要优化仓库的 络,达到全面覆盖4G/5G 局域 或者是无线 络,支持无线作业。公司外 办公出口为电信 200M 精品 以及联通 1000M的双 络,视讯出 口为移动的200M出口,满足了企业日常办公需求;办公区域布置了千兆到桌面的局域 ;车间目前尚未布署 OT 络。公司数据中心采用为电信及移动的双线路 络,满足了企业日常 办公需求;办公区域布置了千兆到桌面的局域 ;部分仓库布署了无线 络。
4) 平台设计方面:目前仅有一些工具类软件,为本地服务器、浮动授权布署,尚未布署在云平台上;物料保障方面,目前基于金蝶云星空开发的功能性软件部署在电信的天翼云平台上;生产管理系统因实时性 络要求较高,计划建设移动MEC专 平台来进行部署。ERP系统和WMS系统均布署在移动云平台上。
(5)数据开发利用
1) 数据自动采集
针对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通过V-Stitcher3D设计软件与PLM系统自动集成,能够实现三维设计数据检入到PLM系统后将能自动生成技术BOM数据。通过供应商“带码”供货,PDA扫码自动采集物料信息,进行入库管理。通过引入GST标准工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工位机系统、吊挂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生产的产量、质量、进度信息进行采集。
2) 数据集成和共享
数字化与工艺设计一体化数字化与工艺设计一体化、PLM与ERP相融合、三维可视化信息共享、模块化专业设计等,实现销售订单、材料开发、样衣设计、样衣生产、样衣封样、产品核价等各个环节的事件进行跟踪和管理,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开发效率。集成订单信息、订购BOM信息、库存信息、质检信息、供应商来料信息,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快速采购;ERP的计划系统与MES系统集成,将计划需求数据传送到MES系统中,MES系统将计划完成情况回写到ERP系统。
通过ERP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集成,实现ERP系统中的订单信息、BOM信息、产品基本资料、人员基本资料的共享和传递。
GST系统、MES系统、工位平板、吊挂系统集成和共享的数据:生产订单数据、流程排布数据、排程数据、产量数据、质量数据。
通过引入RFID捆包系统、与ERP系统、WMS系统集成,实现相关数据的集成与共享,让发货数据全流程贯通,集成共享给相关部门。
3) 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引入PLM系统后,在系统中开发相关 表,实现数据的应用,同时,对产品、业务建立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的应用。数据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引入金蝶云星空ERP平台后,在平台中开发相关 表,实现数据的应用,同时引入亿信华辰的ABI,对业务数据进行建模,实现数据的应用。ERP系统、GST系统、WMS、MES系统、吊挂系统、裁片超市、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直接形成各种分析 表,引入可视化看板,在生产车间大屏能够实时查看生产作业现场数据,如:生产进度数据、质检数据、异常情况数据。同时,BI系统,对相应的数据也进行汇总、分析、展示。ERP系统、WMS应用程序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直接形成各种分析 表。
实施成效与主要经验做法
1. 实施成效
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所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2. 主要经验
(1)效率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和装备技术,围绕生产线的业务全过程实现协同性、一体化、透明化、无缝对接。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和质量。现场改善:全程自动化作业指导和数字化操作、监视和管控,依据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等进行作业。精细到各工序的操作。
(2)管理质量提升:信息流和实物流实时一致,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业务之间无瓶颈、平衡性、一致性,杜绝了浪费。
(3)主营业务的增长:通过客户订单的不断准时交付,降低了客户成本浪费,提高了客户的业务效率和效益,满足个品牌商客户,同时也树立了品牌的口碑和地位,再次不断引来客户的订单和订单预测,直接实现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2021年1-9月相比2020年1-9月华利达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人民币1.02亿元,增长率4.72%。
(4)战略优势能力分析确定方向:公司通过战略循环识别和确定了公司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不但通过战略识别了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合作优势,也策划了新型能力的建设计划,为公司未来的数字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5)公司从重视信息技术到重视四要素融合(要素循环)的转变:从信息技术的支持到多技术的融合,包括流程梳理和优化、生产线的精益部署、工时节拍的优化等,形成强有力的新型能力运行的管理组织。
(6)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治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优秀的领导力、数字化转型资金预算、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组织机制等都需要治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挥主要作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推动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生产运营优化等方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挥作用的机制。
1)技术创新:通过新型能力的识别和四要素策划,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从信息技术导向转变为战略驱动和数据驱动,使技术创新有融合创新的氛围。
2)数据开发利用:通过能力的四要素方案策划和数据开发利用方案,推动业务流程和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形成了四要素的互动创新模式。数据从数据采集、数据集成与共享、数据应用等都为数据开发利用提供更好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3)生产运营优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从过程维、要素维、管理维方面,为企业的生产运营优化提供了方法论和指南,也提供了生产运营持续优化了保障和架构模式。
企业简介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经过30年的拼搏发展,现已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横跨服装制造、汽车安全气囊两大产业的跨国公司集团。乘“一带一路”的东风,华利达走向越南,2017年以来,华利达形成了国内,国外双基地的生产新格局。2019年华利达集团全年销售实现51亿,上缴税收3亿多元。已连续十八年跻身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最新销售全国排名22位,江苏省排名前10,获得“常州市长质量奖”。
华利达坚持“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的质量方针,建立了一整套国际管理标准体系,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3N”准则,推行标准化作业和自工序完结,通过各种模版、小工具和“FP”防错装置的应用,确保每道工序生产出来的都是合格品。公司坚持推进IE管理,通过标准工时和GSD动作分析,平衡流水线生产节拍、突破瓶颈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积极推进多能工计划,推行桥式生产,改进换款标准化流程,大大缩短了换款时间,满足客户小数量、多批次、短交期的要求,不断提升流水线柔性化生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华利达坚持走“绿色生产、技改研发和转型升级“的道路,与国际高端品牌客户联动改革创新,带动公司实现从OEM逐步向ODM转型升级。坚持推进自动化、省人化、信息化改善,引入自动裁剪流水线、自动吊挂流水线,设计开发了自动充绒机、自动模板机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有些内制设备还返销日本,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稳步形成了优质市场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优质品牌与优质公司合作的良好态势。
所属行业:纺织服装
新型能力:订单的快速响应与准时交付
能力等级:AAA级
贯标机构:睿宏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