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升级(三):核心四级中国举步维艰,产业升级才能升华

软件产业分级

4级(3分): 软件产业4级中国举步维艰,市场占有率没有超过5%,未能进入真正的核心领域

这一层的软件从功能上来说更加的靠近基础能力,全部都是设计型软件,也就是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创造出其它新的产品,甚至是生产出其它新的软件。可以理解为软件产业的源头和真正的核心。

这一层的软件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软件产品本身,软件承载的是对某一行业的深刻理解,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软件化,甚至体现的是对行业或者工业的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普遍存在应用强但标准和规范偏弱的现象,因为很多工业或者行业都诞生于一百年前甚至20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学习这些行业的标准和制度,跟世界进入同样的一种行业规范里面去,以便于在行业里面确定自己的位置。

由于是后来者,中国在这些传统的行业领域就基本丧失了制定游戏规则的机会,所以造成中国虽然产能远超世界其它国家,但是规范和标准却还都控制在别的国家手中这样一种现状。自然,承载了这些工业标准的软件,中国发展起来也就非常的困难。

1840年英国完成了机械制造革命,中国晚了100多年

传统工业设计中国软件占比仅5%,没有进入真正的核心领域

工业设计的图纸,一开始都是设计人员手工绘制的,几十年前,这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工业手工绘图

然而时至今日,绝大部分的工业设计图纸,都是由工业设计软件绘制的,电子版的设计图纸有着极大的优势,只要设计企业和加工企业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由软件设计单位完成的工业设计图纸,就可以直接加载到加工企业的自动化机器中进行加工,这是非常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试想下,手工绘制的图纸拿到加工工厂,工厂该怎样设置机器的参数?怎么调整机器才能生产出手工绘制图纸要求的产品呢?这个过程是非常低效的,所以随着工业设计软件的兴起,手工绘制工业图纸的老师傅们是越来越少了。

输入电子版的设计文件就可以自动生产

这里面就有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了,如何做到一个使用软件设计的图纸,从欧洲直接传到中国的工厂就可以加工呢?最理想的情况是,全世界使用同样的一种规则使用同样的一种标准。那么谁来制定这个标准?

中国1949年启动工业化的时候,今天存在的大部分的工业门类,行业标准和规范都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非常成熟了,为了快速融入全球化市场,中国选择了遵循这些规范和标准,不遵循也不行,中国当年没有自立门户的能力。当然,以后如果中国强大了,可以发展和重新定义这些标准,并且推广至全世界执行,这是后话。

中国工业启动的标志,1956年

这些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上百年的标准和规范,到了今天,就是通过工业设计软件产生的图纸进行了体现,那么这个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工业设计软件挺多的,比较常用的今天就介绍一款叫做AutoCAD,相信行内的很多同学们都用过。这款软件可以用于土木建筑、工业制图、工程制图、电子工业等领域,是美国欧特克公司开发的。

AutoCAD制图

那中国具备这些条件吗?当前阶段,很多工业门类中国是不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或者说很难同时具备。特别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权在别人手里,别人修改了标准,新标准和新版本软件都是同步发布的,中国自己的软件更新老是比别人慢半拍,怎么去抢占软件市场?

当然,中国自己还是有一些国产的工业设计软件的,比如中望CAD、CAXA电子图板、CAXA实体设计等,但是整个市场占有率不足5%,只在中国的少部分企业有应用,想推广到全球现在看条件基本不具备。

这是中国工业设计软件面临的最尴尬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并不是软件本身,中国工业产业地位不上升到制定标准和游戏规则的高度,那么工业设计软件就没法真正翻身。

但是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希望随着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工业设计软件也能蓬勃发展起来。

电子工业领域更是重灾区,美国定义了电子工业并牢牢地掌控着这个行业

自从1946年美国人冯·诺依曼(出生自匈牙利于1930年加入美国籍)定义了计算机的基本架构,并以此发明了计算机开始,电子工业就开始蓬勃发展,最终引领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也就是信息产业革命。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在这次产业革命里美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定义了计算机架构,还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定义了计算机科学,包括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 络原理等等等。这导致的结果是过去的几十年美国一直牢牢把控着电子工业从基本原理到流程到工艺的方方面面,直到近几年才在外围领域受到一些挑战。

这种局面反映到承载电子工业的软件上就更加的明显,下面我举几个领域的例子,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

  • 编程语言
  • 什么叫编程语言?就是生产软件的软件,所有软件她妈。那么软件小哥哥编程都用什么编程语言呢?又都是谁发明的呢?

    应用最广泛的语言C语言

    大学计算机专业必学课程,偏底层、跟硬件结合紧密的编程,大多使用C语言来实现,作为程序员大叔的我用C语言写的代码占七成以上。华为通讯设备的单板软件,基本也都是用C/C++编写的。

    C语言家族

    而发明C语言的是丹尼斯·里奇,来自著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C语言的诞生是现代程序语言革命的起点。而且丹尼斯·里奇这位大神还是UNIX操作系统内核的两位缔造者之一,而且UNIX内核正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丹尼斯·里奇同时是C语言之父和UNIX之父。

    C语言之父和UNIX之父,牛人

    而他创造这一切的时候是1972年,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极少有人肯静下心来研究计算机,更别说发明一种编程语言或者写一个操作系统内核?这是不可想象的。

    其后,基于C语言产生了很多变种编程语言,其中另一种应用广泛的编程语言是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设计的C++语言,她的开发者和设计师尼·斯特劳斯特鲁普奇同样也来自与美国贝尔实验室。

    他们共同奠定了最初的编程语言基础,或者说是他们缔造了软件这个产业的核心工具,并且一直长盛不衰到今天。很可惜,中国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缺席了。

    络编程语言JAVA

    到了今天这个繁盛的 络时代,程序员小哥哥们已经有了更多的编程语言可以使用。比如早年最流行的 络编程语言JAVA。

    发明JAVA的初衷是为了适应 络时代接入互联 的各种各样的设备,她是一种可以编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编程语言,由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那时候的中国人连windows95都没用过,如何考虑互联 的事情?

    再比如现在非常火爆的编程语言Python,这个语言是荷兰人Guido van Rossum与1990年初发明的,现在很多程序员小哥哥要去阿里或者腾讯面试,是要会Python编程的。

    而在我大学里写出第一行软件代码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前后使用过七八种以上的编程语言写作软件,但是这些编程语言无一例外都是外国仁儿发明的。哪位程序员小哥哥用过中国人自己的编程语言的,可以在下边给我留言,咱们交流下使用心得。

    总之,由于美国人发明了计算机同时也发明了软件编程,并成功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软件产业。而中国起步太晚,今天为止还是使用为主。

  • 电子工业设计软件
  • 电子工业指的是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生产行业,这个行业相对于诞生于两百面前的传统行业来说算是新兴产业,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有六十年的历史了。

    PCB单板设计软件

    生产一款电子产品有很多的工艺和流程,其中所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硬件单板的设计,而制作硬件单板就离不开PCB设计软件。比较常用的PCB设计软件主要有:protel(澳大利亚)、PADS(美国)、ORCAD(美国),这些都是国外公司的软件产品。

    相对与外国软件在这个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也有几款自己的PCB设计软件,

    比如上海青越峰:

    立创EDA:

    但是中国的PCB设计软件主要市场都在国内,并且主要在一些边缘市场有一些用户,市场份额都比较小,要想有所突破现在看还比较困难。最关键的还是那个老问题,不能掌握行业话语权,同时自身能力也有待提升。

    芯片设计EDA软件

    最近因为今年华为被美国限购后,华为的备胎计划进入大家的视野,一时间芯片设计和制造话题格外的火热,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中国也是有自行设计和制造芯片能力的?

    但是要设计芯片,就要用到芯片设计EDA软件,EDA软件功能包括芯片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芯片制造全流程技术,行业内将EDA软件称为芯片之母。

    世界上EDA软件主要由三大公司掌控,分别是美国的Synopsys、美国的Cadence 和德国西门子的 Mentor Graphics 。这三大软件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5%处于垄断地位,而华为使用的正是Synopsys。

    中国本土的 EDA 企业,包括华大九天、芯禾科 技、广立微电子、博达微科技等几家。但是这几家的EDA软件均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芯片设计能力,只有华大九天的EDA软件的功能相对全面。

    华大九天EDA设计软件

    但是国产软件除了功能不够全面以外,对芯片最新工艺的支持更新也不够快,目前手机芯片的主流制程已经发展到7纳米,据传台积电的5纳米工艺也已经逐步成熟,2020年有望投入量产,而国产EDA软件的工艺支持大多还停留在28纳米,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国产EDA软件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产EDA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不足5%。

    其实华为被限购是国产EDA软件崛起非常好的机遇,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华大九天能支撑起华为的业务吗?能则化茧成蝶一飞冲天,不能就继续磨练内功争取早日追赶上来。

    由此可见,电子工业领域虽然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很庞大,但是核心软件方面还是处于跟随的地位。并且由于标准和知识产权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软件要想突围难度还是很大。

    总结:中国在软件产业四级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论是传统工业设计软件还是电子工业设计软件方面,市场占有率都没有超过5%,特别是在编程软件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中国要想在这些软件领域有所建树,需要中国整体向制定产业标准、规范方面进行产业升级,否则这些领域的软件无法改变跟随者地位。

    前面三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在软件产业1~4级中的表现,其中一级7分、二级9分、三级7分、四级3分,越靠近核心领域中国软件突破面临的困难就越大。

    预告: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之路在何方?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分析软件产业五级,感兴趣的 友请持续关注我,谢谢。

    #科技V计划##软件#@枫叶科技2020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