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消费者 道进行了手机预装软件调查,发现三星、华为等品牌手机预装软件情况严重,其中三星手机预装率达97.5%!华为达90.6%。
预装软件隐患知多少?
不合理预装软件的三大隐患:占据大量手机内存、自动联 消耗流量,预置木马病毒引起个人隐私泄露。
像苹果、金立和三星手机内置的预装软件根本卸载不了。而这些预装软件只有在获取root权限后才能被卸载。但让人无奈的是,经过root处理的手机,品牌返修点通常不再遵守保修义务。
央视的检测 告显示,在不人为开启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待机状态下,几乎所有手机都存在偷跑流量的情况,而苹果手机偷跑流量最多,每个月被偷的流量费高达60元!另外,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除了被偷流量,预装软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威胁。比如说一些预装软件会暗自操控用户的手机,自动发短信、推送广告等,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害。
预装软件是如何被安装的?
手机销售渠道多,每条渠道经历的环节更多,因此就给APP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切入机会。可以说,出厂手机能被无限预装,再无限卸载。
据了解,行货手机出厂后,预装途径大致有三个:
一是手机出厂时,手机厂商直接在手机系统内置预装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是厂商自己开发的软件,也有和第三方APP合作的软件。随着厂商操作的规范化,恶意预装软件基本被逐出品牌市场。
二是与通讯运营商合作,将手机软件绑定在定制机或合约机上。
第三种则是刷机商直接在手机销售渠道中下游切入进行预装。
随着近年APP运营商预装需求要大于刷机商预装能力,装机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由最初的每个软件0.5元提到每个软件1.5元以上。而刷机的环节,渠道商的利润最高可达每部10元!
预装软件能否被制止?
面对已经形成产业链条的刷机商们,消费者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
早在2013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要求从同年11月起手机生产商不得预置五大类恶意软件。
但工信部的《通知》更多为倡议性质,缺乏相应的约束力。目前,刷机商依据的是工信部对于手机预装的授权许可。只要APP拿到工信部的预装许可,预装就没有法律风险。
广州金轮律师事务所朱少波律师表示,预装软件的卸载权利应归还消费者!“手机预装软件类似一种搭售行为,根据买卖合同权利,商家有义务要将搭售的产品告知消费者,同时不应该强行要消费者接受搭售产品。”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一起关于手机预装软件的公益诉讼案已被法院受理。上海消保委相关人员表示,市场上大部分手机在未经消费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预装软件,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上的损失,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一种侵害。这次提起公益诉讼,将会更好的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对相关手机厂商起到警示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揭开预装软件的牛皮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