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双碳政策持续深化,装配式建筑和装修节能减排技术优势突出,成为实现绿色建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碳中和”和“竞品质”等因素作用下,全国各地有关装配式发展政策接踵而来,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快推进装配式装修,住宅高质量发展等成为高频词汇。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装配式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十四五”来临
BIM与装配式成发力焦点
2020年7月,住建部联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 、物联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2020年8月,住建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充分利用 会资源,共同建立、维护基于BIM技术的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试点推进BIM 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
今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规划》全文中,BIM出现18次,数字化13次,智能化30次,CIM2次。
今年3月,住建部连续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两部重要文件,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同时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行设计选型和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推动构件和部品部件标准化,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满足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积极发展装配化装修,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提高装修品质。
尤其是在《“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发展工业化、产业化技术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规划》全文中,BIM出现15次,CIM 8次。
总结以上纲领性政策文件中的要求不难看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当代建筑业的发展中已经不可或缺。
同时,我们对比“十三五”《规划》就会发现,“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到了标准体系的搭建,并且提出要“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要求”推进BIM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可以预见,十四五阶段BIM应用有望迎来发展新阶段。建筑产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蔚然成势。
BIM应用下一站
从数据的互联互通开始
事实上,自被写入我国“十一五”建筑业发展纲要以来,BIM已经被广泛应用和实践。但目前,建筑领域的BIM的数字化应用,仍是片段式和局部的,聚焦于单个阶段或单个专业应用,缺少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多专业数据连通和协同,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任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点:
二是没有形成上下游间BIM数据高效共享和反馈流程由于工程业务流程相对较复杂,存在较多上下游间相互提资、变更等情况。因此BIM数据也需要一个共享传递、不断扩展和逐步细化的过程。但目前我们在BIM应用中较少看到此类数据“活化”的双向流通流程,这也极大地阻碍了数据不断叠加、流转和协同的目的。
三是缺少BIM数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在很多大型项目中,都存在多方协同和分项进度并行开展的情况,非常容易出现数据失控、多方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在面对业务流程交叉迭代的复杂场景时,如何做好BIM数据精细化管理,让数据可控、有效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们普遍缺少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工具。
这些问题大多与BIM数据如何组织和管理相关,因此在BIM数字化应用过程中,需要打造一个具备对BIM数据进行深度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而不仅仅是可视化展示平台。
深耕智慧空间领域
秒象科技助力建筑信息化转型
在传统装修领域,耗时长、彼此割裂的施工环节和上游工厂、漫长的工序、货不对版的成品效果,是造成“客户满意度低”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也导致大多数装修企业们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困境中,走不出“快速扩张、快速阵亡”的恶性循环。
直击传统装修弊端痛点,后发企业显然更具竞争优势。依靠30余年行业深耕经验和自身技术优势,秒象自主研发装配式内装软件底层系统框架,打造出高品质、高效率的装配式内装部品体系,提供基于装配式业务板块的在线设计、在线拆单、渲染出图、一键派工、项目管控、项目协同等场景解决方案及全流程SaaS软件服务。设计师可以基于系统前端快速表现设计需求形成订单数据,厂商也可以在系统后端匹配供应链数据,优化订单流程,打通设计端与供应链数据,提供装配式装修全链路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秒象SaaS产品提供了三大应用体系:
一是设计体系,融合设计、排版、算量,实现设计方案快速生成;
二是订单体系,打通前端设计与后端生产,项目拆单数据可直通工厂;
三是协助体系,多重角色与数据信息在线协同沟通,实时管控项目进度。其核心技术包含3D精准建模技术、实时数字工艺工法库、在线装配式设计平台与工厂订单分拆算法。
据测试,对于1000平工装空间,秒象装配式设计软件用时2小时完成深化设计,是传统装配式设计师效率的6倍左右。目前产品已在近百家上游厂商内部试用,逐步占据了产业上游的路径。
供应链方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态度,也让秒象收获了来自各界的认可,得到了强大的全品类供应链的支持。目前合作企业2000家,遍及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产业工人超5000人,入库部品部件数超30000件,日拆单砖生产SKU超200000件。
同时秒象还建立装配式装修用工服务平台,链接产业工人,并在嘉定区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超5000平米的装配式快工培训基地,养产业化工人,与行业协会及教培机构积极实践,打造新型的产业化工人交付能力。
乘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东风,秒象科技将持续深耕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用过硬的实力为合作伙伴及客户输出高可用、高价值、可信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创造更多价值和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