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找一个看书的App,找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掌阅,结果发现在Google Play下载的版本和国内应用商店下载的版本,体积相差了一大半。
上面是国内商城的版本,显示有33.4M的安装包体积,下载完毕安装后进入系统看一下,确实有这么大。
再去Google Play看一下,显示只有13M,相差了20多M的体积。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波,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国内的应用APP有哪些问题呢?
一、充满广告
国内的很多app广告城多,国内很多主流应用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国际版,国际版没有了大量的广告,精简,看视频是没有片头的90秒广告的。针对软件插入广告和盈利,换位思考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二、功能雕肿、索要权限
增加各种没必要的功能和接口,软件越来越臃肿,app越来越大。记得有一个小说app,有了书友圈,商城,漫画,听书,听书下面还有儿童类,精品课程类,这个我就受不了了。而且最让人不能忍受的就是大部分app还会跟你索要一些无用的权限,来获取你的个人隐私,以推送一些广告和服务,你说你一个看书的软件,要联系人的权限干什么?
三、程序库功能相似
现在的应用程序直接间接地使用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内部/外部程序库。这些程序库里很可能有相似功能的实现,例如每个库为了跨平台都对于底层AP1包装–层、不使用C/C+ +标准库提供的功能又自行实现一些类似的功能。结果是最上层的软件变得越来越大。
四、成本问题
app大了其实是可以好好花功夫和时间改小的。变小的成本,对开发水平要求更高,需要增加开发测试的环节流程,开发时间更长,整理多余的代码,需要研究学习专门的技术去减小体积。
五、推送问题
消息推送是App运营的重要一环,为了优化消息推送成功率,降低电量和流量消耗,系统级的推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国内的由于GMS服务被阉割,所以国内各大手机应用商店的app只能通过自家的推送方式来进行消息推送,这样的话就是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推送标准,国内各大 App 与推送服务可谓是挖空心思,比如各种「保活」手段,各种「全家桶」的互相唤醒机制等(俗称流氓自启动)。这也会造成APP的臃肿。前几年,工信部组建的“安卓统一推送联盟”,我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国家终于出手整治推送乱象了。但是,最近也没什么消息了,估计已经凉凉。
综上所述,在国内应用商店下载的,明显比从Google play里下载的要大很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