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线下各大超市、年货市场红红火火,年味十足。同时,线上各大平台以年货为主题的购物节也“如约而至”。包括 易考拉进口年货节、天猫年货节、中国邮政年货节等在腊八前后纷纷开启。年货节为电商平台保持了强力的消费热度,也让指尖上的年味更浓。
拜年“新三样”
随着“90后”等习惯互联 消费的人群逐步成为年货消费的主力军,电商模式正在改变年货市场。近期多家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除炒货、腊味、新衣服等“老三样”外,潮流电子产品、智能家电和新一代健康产品已成为年货清单的必选项。
在湖北武汉工作的陈子怡则选择给有高血压的父亲买个小米血压仪。“这个血压仪可以和我的微信绑定,只要爸爸在家测过血压,结果马上会显示在我的手机上。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据阿里健康数据显示,2019年货节期间,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智能体温贴片等健康管理科技产品以及体检、医美、口腔等医疗服务产品成交量增速明显。京东年货节的“爆款”,则是电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设备等。苏宁易购的年货节中,平衡车、无人机等黑科技产品引领销售潮流。
“ 购”年夜饭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夜饭怎么吃,不少家庭在琢磨。北京十里堡盒马鲜生超市里,人头攒动,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半成品年夜饭受到消费者追捧,这个趋势其实自去年就蔓延开来。据阿里巴巴2018年发布的 告显示,狗年年夜饭礼盒在2018年货节期间成交人数增幅达217%。
“我今年 购了一份800多元的年夜饭套餐,有12个菜,只要解冻加热就能吃,非常方便。”江苏姑娘邓佳琪说:“这样比去酒店吃更实惠,在家吃,更有年味。”
虽然追求便捷,但消费者对年夜饭品质的追求却没有下降。除了 购半成品,“厨师到家”模式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爱大厨”等几款预约厨师的软件上,名厨档期基本约满。“相比到饭店拥挤地吃饭,厨师上门更方便和安心。”在青岛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孙开明说。
从“腊月忙”,到酒店年夜饭,再到 上预定半成品菜肴或大厨上门,年夜饭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变的是地点和方式,不变的是对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中华年俗的传承。”山东大学 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
买遍“五大洲”
生鲜电商平台迅速崛起,模式逐渐成熟,加速了将全球生鲜搬上国民餐桌的进程,进口水果、肉禽、水产成为国人过年期间餐饮消费升级的核心,智利车厘子、波士顿大龙虾、新西兰长寿鱼、加拿大北极参、越南黑虎虾等都摆上了年货餐桌。
进口冷冻红虾、银鳕鱼、牛肉……在北京某互联 公司员工陈钢的购物车里,已经塞了不少美食。“看到好的就扔进购物车,等挑好了再一起付款下单。”为了保证生鲜年货的品质,电商们也是下了功夫。不论是全程冷链,还是“211限时达”“京准达”等服务,上午下单,下午就到货,高效的物流服务能让消费者下单更有底气。
郑州姑娘李娜今年是第一次加入屯年货大军。趁着“年货节”各种买赠,她买了大大小小15盒美国坚果礼盒,全部快递回了老家。既是自家“囤货”,也能当走亲访友的礼物。“省得大包小包拎得手发麻了,这些年货估计比我还先到家。”
同时,随着冷链物流发展和电商渠道向乡镇拓展,更多乡村居民也享受到“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的便捷。“俺们农村人”购买力爆棚,漂洋过海的洋年货,买起来也不手软。 上追“鲜”的生活,不仅是城镇居民的常态,也成为乡村百姓的时髦。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从年货消费个性化、智能化、精品化等特征中可以洞察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各种新消费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