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为媒 共享共赢

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用一份优异答卷再次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国家级展会,进入第5年的进博会开放功能更加关键,平台优势更为突出,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企业以进博为媒,打开共享共赢的新局面;市场借进博之势,迈向开放繁荣的新未来。

服务优——制度支撑保驾护航

“从提出在线申请到办证,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全部流程也不超过一天时间。”在颁证现场,上海佑成双星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先传抱着进博“首证”笑了。作为刚落户青浦的企业,他切身感受到了“主场优势”和“进博速度”。

“青浦区是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作为属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我们的任务就是当好五星级‘店小二’。”在蔡雯看来,为企业市场活动保驾护航、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进博会吸引企业、创造商机的优势所在。

效率高——志愿“红娘”牵线搭桥

对接会连续举办了5年,已成为历届进博会规模最大的配套活动之一。会场超过7000平方米的空间中,布置了近50张洽谈桌,招待着各个国家一拨又一拨的展商客商,大家热火朝天地在这里找商机、谈生意,只要有需求,中行志愿者便会主动上前服务,帮助对接。

这些志愿者被称作进博会上的“红娘”,他们每个人的职责略有不同:有安排贸易洽谈桌的牵线“桌长”,有联系投资对接厅的推介“厅长”,有进博中行交易团的“团长”,也有对接G60长三角科创走廊的“廊长”,最终目的都落脚到帮企业找到合适的生意伙伴。

说话间,来自俄罗斯出口中心的进博会业务代表梁允迪坐上了40 桌,徐志涛赶忙上前为他录入信息,迅速联系洽谈对象。不久后,山东济南先行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代表也坐上了谈判桌。经过十几分钟洽谈,双方敲定了一单100万美元的食品采购意向协议。

“对接会的服务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提前线上 名对接需求,我们会利用全球客户资源帮企业找到合作伙伴。另一种是现场登记需求,临时匹配商务意向。”徐志涛表示,商务对接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现场的中行“红娘”建了一个微信群,如果出现了企业爽约、需求匹配失败等情况,他们还能在群里互通有无,利用自己手上的客户资源,帮企业“现场找生意”。

也正是在“红娘”的积极撮合下,短短4天时间,对接会就吸引了约1200家企业参会,其中境外企业约400家,累计实现成交意向超59亿美元。

机会多——“招商小队”跃跃欲试

“党的二十大 告提出,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从招商角度来看,进博会是最好的平台,很多跨国公司都会把上下游企业、服务商、合作伙伴邀请过来参加活动、交流业务,每年的进博会也是企业行业的聚会。”在上海市虹口区商务委招商科科长张菁看来,利用好进博资源对招商工作而言事半功倍。

早在进博会开幕前一个多月,“招商小队”就开始了展前排摸。以虹口区投资服务第三分中心为例,30多名工作人员有户管企业8000多家,其中不少企业都是进博会的展商,加上区里的签约服务商、招商合作企业也活跃在进博会上,因此招商人员早早就在前期梳理企业信息并拟定了拜访名单,筛选业务项目。

“进博会期间,我们把‘招商小队’分为4组,每组对接两个场馆,每天保证8人到10人在进博会现场招商。”张菁表示,“招商小队”逐一拜访企业,了解潜在招商对象的公司情况、业务需求,并专门制定标准化的拜访表格,汇总有用的招商信息,通过展前排摸、展中对接、以商招商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进博会的平台优势开展招商工作。

事实上,除了精准对接以外,广撒 的“扫馆”模式也是招商人员最常用的手段,每天一开馆,进博会里就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穿上“来长宁,助您赢”的红色招商背心,来自上海市长宁区投促办的顾晓冬飞快地穿梭在各个企业展台。发名片、加微信、讲政策、送宣传册……半个小时,他就对接了近10家企业。“这种传统方式看似笨,但在进博会这样的优质平台中也能有所收获。”顾晓冬说。

对于企业而言,进博会提供的机会更为直接。作为本届进博会参展商,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凯不久前在长宁区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借道进博,走向世界。

“上海医疗器械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来上海落户,也是想一边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一边更好地融入产业链。”王兴凯说,借助进博会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将有效打通医疗器械进出口产业链,引进更多的优质产品服务国内医疗市场。

充满期待的不只是王兴凯。诚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所说:“进博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的平台。进博会以开放为己任,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这个平台带来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先进产品、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带来了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念共识。”

以开放为旗帜,以进博会为桥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中国,将与全球各国一道,共享机遇、共创全球未来的光明前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