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查询贷款额度”“快来试试你的信用是多少钱?”在部分贷款平台或者广告页面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宣传语,出于好奇,我们有时候会点进去试试,看看自己的信用究竟如何。岂不知,就是这轻轻的一点,也许就点出了大问题。
查询额度变成了直接贷款
王先生的经历还要从几天前说起。据王先生透露,他自己确实想在app上借一笔钱,而且自己也有过在app上借钱的经验,因此看到维信分期的推荐就下载了,并根据平台提示,进行了注册、上传个人资料。
与王先生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李女士和张女士。
李女士也是在维信分期的平台上提交资料后,被平台强制放款。不同的是,李女士的借款金额为3000元,服务费也涨到了1200元,到手仅有1800元。
带着疑问,张女士重新下载了维信分期,打开一看,自己居然被强制放款,放款金额为2000元,而支付宝却只打了1200元,同样被收了800元的手续费。
2017年,互联 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P2P 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指出,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想要消贷必须全额还款
因此,看到这些情况的王先生、李女士和张女士,先是感觉莫名其妙,随后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但是为了自己的个人信用,就想赶紧联系平台客服,想要把这笔钱还回去。可这时候,想要还多少、怎么还也就不受他们的控制了。
据李女士介绍,她向平台表示自己没有点击借款申请,要把1800元退回去时,客服直接回复他办理退款业务需要联系财务。财务却让其下载一个借贷宝APP,转账给一个名为李志权的借贷宝账 ,并表示只要李女士转账了,就能给她销账。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李女士照做了,把平台放给她的1800元转了过去,但是平台的财务回复已经销了1800元。
本以为可以就此结束了,李女士打开自己的账户一看,发现居然还有1200元,而这1200元李女士根本就没有收到过,被平台以服务费的名义扣掉了。李女士再三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拿到那1200元,仅收到了1800元的转账,但是财务却表示必须还了全款,才能销掉全部的借款金额。
不按要求还全款就爆通讯录
维信分期客服所说的爆通讯录是真的吗?“是真的,我已经被他们的催收电话骚扰了。”张女士也是“被借款”的一员,不同的是,张女士并未跟维信分期客服“谈拢”。
但是李女士的“不作为”,引来了平台的疯狂催收。“当天下午六点多,他们就开始骚扰我的通讯录,说我欠钱不还。”张女士说,自己如果不接电话,他们就会拨打自己通讯录里的电话,并辱骂他人。张女士说,自己现在十分担心会被爆通讯录,影响家人。
据上述借款者表示,对遭遇这种套路贷和暴力催收感到十分无奈,如果平台一直如此,自己只能选择 警了。
三无平台是通过苹果商店另一APP的首页推荐
既然这个平台这么不正规,贷款人又是如何找到这个平台的呢?这样一个平台又是怎么上线的呢?据李女士介绍,当时自己是在苹果商店里一个名为“云速贷”的平台里下载的。在云速贷平台的“贷款”一栏中,维信分期就在首页推荐中,产品介绍为:“大额分期产品,申请必下款,最高可分36期。”只需点击立即借款,就可下载这个app,并提示已有3万多人进行下载。
除此之外并无更多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让王先生、李女士等人相信这个平台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个维信分期跟维信金科的名字相似,他们都将这二者进行了混淆。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直接将投诉对象写成了维信金科。
那么,这个维信分期和维信金科真的有关系么?
关于该事件的后续进展,《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