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很贵 知 很挣钱

中国知 ,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此前,多名学者、教授发声,针对知 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苗振林呼吁,相关部委应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投入资金,尽快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破地域限制、平台壁垒,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充分覆盖,避免创新资源浪费、重复投入。

“购买一个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库,动辄上百万元费用,这不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能负担的开支,关键是单个数据库往往并不足以满足需求。”苗振林称,自己经常向合作高校等机构求援外文期刊资料,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知 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于1999年6月发起。这家国内最大的学术信息平台由同方股份100%持股,2020年,知 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为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92.70万元,毛利率为51.30%。

“硕士论文稿酬60元”

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旬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 维权一事,经《长江日 》 道后获得广泛关注。“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

最终,这位老人选择了维权,结果是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此后,知 下架了赵德馨教授的全部文章,而并未承担起文献平台促进知识公共传播的义务。

就在去年年底,中国知 下调了硕博士学位论文下载价格,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现在分别是7.5元/本、9.5元/本。

呼吁加强共享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目前多个省和城市建立了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和情 分析等知识服务。市场上也有万 、维普论文查重系统可以提供同类服务。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大多数平台并不能满足要求。

苗振林认为,创新主体难以便利获取相关资料,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之间平台还没形成平台间共建共享,而且随着科技文献资料总量激增,单个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越来越难具备搜集并收藏全部科技文献资源的能力和财力。

此番,关于中国知 是否涉嫌垄断的争议再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早在去年12月23日回复 友留言时表示,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相关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需要反垄断执法机构研究、分析具体证据并通过相应的程序作出判定。

随着大数据技术进步,用户对于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和细化,这也对平台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信息检索系统、情 信息服务提出了挑战。多名专业人士呼吁,加强公共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公益性,积极推进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科技文献检索和文献获取基础性服务功能免费开放、公开服务,更好满足科研人员、学生和科技爱好者的一般需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