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王瑞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发展格局的当下,宁波服务贸易发展任重而道远。根据宁波市商务局统计,2020年全市完成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024.9亿元,其中出口686.9亿元,进口338.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9.9%和3.5%。在疫情影响下,国际旅游、国际教育等传统领域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的情况下,宁波服务贸易实现逆势增长,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时应看到,尽管宁波服务贸易增势显著,却仍是宁波发展的短板。2020年宁波服贸进出口额占全省23.92%,排在全省第二,而位居第一的杭州占比65.65%,宁波体量尚不及杭州的一半。进博会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平台,每一届进博会均专门设立了服务贸易展区,展示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文化教育、物流服务、综合服务等领域的优秀服务贸易企业,因此,宁波应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以“倒逼机制”加快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深化宁波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宁波于2016年正式入围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政府加大资金政策倾斜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示范带动效应明显。2020年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436.9亿元,增长16.9%,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29.6亿元,增长21.6%。应持续发挥服务外包领头羊作用,稳步提升服务贸易比重及增加值。一是加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以信息技术研发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龙头示范作用突出的骨干企业。二是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修改完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园区的考核和政策支持,培育认定一批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三是打造一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以行业龙头企业、服务贸易产业园区和相关中介机构为依托,培育一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为宁波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信息共享、检验检测、贸易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公共服务。四是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外包业务开发,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创新能力指标。
二、加速提升宁波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宁波服务贸易大发展,关键在于加快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一是扩大金融保险开放,打造跨境产业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用好本外币双向资金池功能,推进跨境电商和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二是构建开放便捷流通体系,打造国际物流供应链中心。以获批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搭建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开展“海外仓”运营、货运代理、保税仓储、分拨配送、供应链金融等全流程服务,建设国际供应链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三是培育开放创新文化体系,打造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不断做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重点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探索在中东欧地区设立以文化贸易为主的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演艺等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四是以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要载体,加快构建国际航运枢纽。以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以东部临港区域和西部临空区域为两翼,加强统筹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重大招商项目集中布局,打造“一核一区四港(岛)”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水平。
三、培育壮大宁波新兴服务贸易新动能
随着数字经济广泛普及,数字化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以通信、计算机、电信等为依托的服务贸易将成为服务贸易增长动力的关键。一是推进“互联 +”旅游、教育、文化、医疗、知识产权等高端服务业的模式创新,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出口业务。二是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发挥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快1210、9610、9710、9810等多种跨境电商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开展出口退货返修、跨境进口保税备货退货、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三是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自营电商平台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助力本地制造业企业拓展海外销售市场,并为海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平台服务。四是打造数字贸易集成枢纽。高标准建设阿里巴巴数字贸易港(eWTP),以阿里巴巴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重点打造数字贸易集成服务枢纽。发挥阿里巴巴宁波中心的集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数字贸易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入驻。
四、着力加强宁波国际性展会平台建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