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互联 时代的青年亚文化

【涨姿势】

《2018中国好声音》第一期的舞台上,名为“打包安琪”的女生组合将萌系二次元与重金属嗓音融合,颠覆性演绎了知名“古风”《权御天下》,成功赢得四位导师转身。近年来中国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如《中国新说唱》《这!就是街舞》等都在试图将原本小众的一些青年亚文化音乐类型推上大众舞台,发掘新的商业可能,为中国流行歌坛带来新的血液。

古风圈因节目而为大众了解

严格来讲,《权御天下》属于中文v家曲,也就是用Vocaloid软件创作的歌曲,2015年2月18日由“没有龟壳的乌龟”上传至哔哩哔哩弹幕视频 ,使用的音源是世界第一款中文VOCALOID声库洛天依。《权御天下》一经上线便广受好评,被誉为“Vocaloid中文传说曲”。

由于《权御天下》讲述三国故事,词曲偏于古风,所以也被认为是一首广义上的古风歌曲。相比于v家,“古风”这个词显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故而《权御天下》登上《中国好声音》后,也便作为古风代表作,推动了古风圈这个 络亚文化圈子火了一把。

在这一过程中,古风这个原本小众的圈子,也开始面临种种争议。

一篇圈外檄文直指堆砌词藻

当然,古风歌曲多少存在着词藻堆砌的问题,需要反思。同时近年来的古风商业化,大量词曲粗糙的游戏宣传曲涌出,产生了大量平庸之作。但任何类型的文艺作品中,平庸、缺乏艺术含量的作品都会占据相当部分,文学、电影、绘画皆如此。而想要真正理解一种文艺类型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重要的不是去罗列那些平庸之作,而是去发现这个圈子里优秀的作品是否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质。

好的古风歌词有各种风格

有文言工整的,如商连作词、小曲儿演唱的《燕都旧事》,全词取周邦彦羁旅词的意境,所用意象如“残瓦深苔”、“寻常巷陌”、“倦马旧袍”等均极有清真风味(周邦彦 清真居士,因此他的词作被称为“清真词”),“京华倦客”等句更是直接从《清真词》中化用而来。而且文字相当工整,全篇使用简化的文言句法(文言句法中大体与白话相通、不特别生僻的那些),整体性很强,没有语法错误。这看起来简单,但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都几乎无人能够做到。

有长于情节人物的,如《风起天阑》(Finale作词、河图演唱)写守城战死的女将军谢婉,在国破家亡后仍旧化作幽魂,守护城池的安宁。

这首歌的文案虚构了一部名叫《天阑城志·谢婉传》的文献:

崇宁七年七月,白炎军攻城,是为乱始。守将谢婉率众苦战,不得援。七月廿六,城破,婉力竭被擒,不肯降,为炎军枭首。八年春,炎夺王城天岁,鸩敬帝、清朝堂、废宫室。二月即位,定国 周,改元永初。

永初十年冬,周帝崩,朝野翻覆,诸王皆谋自立。时有乱军夜袭,见婉披发执枪于城上,肝胆俱裂,乃退。十一年,新帝彻平乱登基,改元太业。

太业后,城中始有谣歌传唱。歌曰:安危何所系,天阑谢将军。太业三年,城东设谢婉衣冠祠,祭拜者众,香火终年不绝。

仅这二百余字的文案,便足以树立谢婉这样一个眉目清晰、有风骨、有气魄的文学形象,对于歌词这一文体而言,无疑是一种创造。

难以绕过的历史遗留问题:版权

古风圈受到诟病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版权。2004年,当时整个中国互联 的版权意识都非常薄弱,古风歌曲就是在这个时代环境中诞生的。最初的古风歌手往往只是词作,没有作曲能力,所以最早一波在 络中流行起来的古风歌曲大部分都是对日本流行音乐的填词翻唱。

不过,个案并不是古风圈因版权问题受到诟病的主要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古风圈早年填词翻唱了大量日本流行音乐,而日音圈(日本流行音乐粉丝圈)大抵是对于版权问题要求最为严格的一个中国 络文化圈子,这和日本的版权机制、唱片业商业逻辑都是密不可分的。

古风圈与日音圈这两个原本相对隔膜的圈子近两年突然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短兵相接。特别是《浮生未歇》事件中,电视台在字幕中仅写明了词作,而未注明原曲,自然更未取得日方版权,而古风圈早年那些处于版权灰色地带的填词翻唱作品也就随之被日音圈发现,成为了古风圈的“原罪”。实际上古风圈近些年已经基本完成了版权问题的自我规范,填词翻唱的陈年旧作违规商用的情况也几乎只有《浮生未歇》一例,因为一些个例而对整个圈子抱有偏见是没有必要的。

□天白(古风文化研究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6月12日
下一篇 2018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