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 :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在这场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的盛会上,不少来自厦门的工业互联 发展经验亮相,传递出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厦门声音”。

“工业互联 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作为“新基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互联 正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潜能。抢滩工业互联 这一核心新业态,厦门正发挥优势、全面布局,围绕工业互联 应用培育、平台建设、生态营造等多个方面深耕厚植,逐渐形成工业互联 发展的沃土,构建产业柔性竞争力、提升工业发展韧性。

企业唱戏

创新应用加速落地

在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平均每10个月就能完成一项新产品的研发,研发周期比过去缩短了20%左右,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工业互联 的创新应用。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客车行业大规模客户化定制对新产品快速研发的要求,赶上新能源技术发展步伐,我们创新打造了新能源客车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以数字化应用加速产品研发。”厦门金旅技术中心副主任徐德强介绍说。

该平台借助数字化工具,推动三维数模在客车订单体系中的运用,实现了从设计、分析、实验、工艺到制造的一体化应用,是面向企业内部客车设计全过程、客车制造各环节以及外部上下游企业的全面协同开发平台。去年,厦门金旅客车的新能源客车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 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厦门金旅客车在工业互联 领域的创新探索只是厦门市工业互联 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常态化培育,厦门市涌现了一批各级工业互联 示范项目,成为城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和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比如,厦门盈趣基于工业互联 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打造成了数据分析、预测、追溯的工业大数据综合业务平台;明翰电气研发的Digipower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基于云平台的能源管理、远程运维管理、节能改造方案以及配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掌上天马工业互联 APP应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产线设备智能点检,备件管理移动化,固资管理便捷化……

在用数字化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的同时,不少企业还积极挖掘发展新空间,通过开发工业互联 创新应用,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奥普拓开发的厦门市碳排放智能管理云平台,以互联 、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能为政府提供高效、精准、智能的碳盘查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规范、全面的减碳分析和减碳策略服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厦门金旅推出“健康移动空间”系列客车,通过5G与C-V2X技术的创新结合并融入“健康空间”概念,利用车路协同、“联防联控”系统,在大幅减少公共资源投入的同时解决民众安全出行基本需求。

“推动工业互联 从概念向实际应用落地,我们持续开展工业互联 应用培育,组织开展工业互联 应用示范遴选。”厦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厦门市已有国家级工业互联 、制造业与互联 融合发展等试点示范项目6个,国家级工业互联 APP优秀解决方案3个,省级各类试点示范项目53个,各项指标全省领先。

政府搭台

企业借平台直上“云”端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持续推出创新应用的背后,是政府部门在搭台助力。去年9月,“厦门市工业互联 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通过为厦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提供专家团队的咨询服务和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上云”的认知门槛、财务门槛、技术门槛,提升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 技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浪潮、金蝶、摩尔元数、航天云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二十余家国内知名工业互联 服务提供商签约入驻平台,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 平台服务体系。

“工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相对复杂,且实施成本较高,因此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虽然有数字化转型需求,却常常面临‘不敢用、不会用、用不起’等问题。”在摩尔元数总经理方金华看来,厦门工业互联 公共服务平台为专业服务商和终端企业、工业软件开发者等嫁接起了桥梁,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对接,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助力更多工业企业“上云”。

方金华表示,摩尔元数已构建成业内首家以开源的工业APP开发及工业APP运营为目标的摩尔云工业互联 平台。平台已汇聚工业软件开发企业130多家、云端企业用户10000多家,其中有超过500家的大型工业企业,积累算法模型4000多个。

“平台是工业互联 发展的关键。”厦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厦门将全面支持各类工业云平台建设,打造制造业与互联 “双创”平台,深化工业大数据开发集成应用,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 企业的跨界融合,培育一批制造业与互联 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同时,开展“千企调研、百企服务”活动,细致深入摸底厦门市工业互联 、企业上云需求及困难。每年编制厦门市工业互联 发展白皮书、企业上云一站式作业指导书,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工业互联 常态化服务。

事实上,助力企业“上云”,厦门早已从顶层设计出发,先后出台了支持企业上云、支持工业互联 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支持工业互联 平台建设、支持工业互联 应用推广系列政策,印发了《厦门市制造业与互联 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2)》、《厦门市“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全市上云企业总数达到3000家,培育云平台服务商5家、云应用服务商20家、各级各类标杆示范企业50家,形成50个典型示范项目案例。截至目前,厦门上述指标均已超量提前完成。

共育生态

抢抓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随着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日益迫切,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积极拥抱工业互联 ,工业互联 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工业互联 发展正当时。”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抢抓工业互联 带来的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厦门不仅决心强、信心足,而且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优势。厦门在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蓬勃发展,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厦门软件业从2011年至今,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营收占福建省二分之一以上。2019年,工信部正式授予厦门“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 。

“一方面夯实产业基础,加快企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生态‘软环境’,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工业互联 的落地生根。”厦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厦门市分行业专项举办“工业互联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场专题培训,邀请了30位国内工业互联 领域的核心专家,分别面向各级政府、电子行业、新材料行业、家居、机械装备、消费品行业,培训覆盖企业数达500家。

在工业互联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立项投资建设厦门市工业互联 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服务覆盖厦门6大千亿工业产业链及4大传统产业链,预计年底形成服务能力。到2022年,接入标识数量不少于3000万条,并基于工业标识数据推出不少于10项的特色行业应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

此外,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厦门市政府与中国通信学会、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了“中国国际工业互联 大会”,目前,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国内工业互联 行业交流的一场盛会。

“厦门将依托优势打造工业互联 发展生态。”上述负责人介绍说,未来厦门市将围绕工业互联 基础设施、工业云平台、产业金融、产业供应链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打造完善的厦门市工业互联 发展生态体系。

具体来说,包括推动基于工业数据的工业互联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工业区块链、工业大数据中心、工业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工业企业产融服务数据引擎等。依托市级工业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云服务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符合工业企业需求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持续打造良好的工业互联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氛围,建设厦门市工业互联 安全服务平台等。聚焦工业数据这一关键核心资源,厦门也将对标先进、克服困难、实事求是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场景开发引导等工作。

(廖丽萍 潘抒捷 蒋昊 覃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