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狂跌业绩变脸 鼎捷软件涉财务造假

2010-2013年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同比增减幅一览

1月26日,鼎捷软件的收盘价为13.23元,相当于最高价105.58元(前复权)的12.53%,相当于上市首日(2014年1月27日)开盘价11.12元(前复权)的118.97%,相当于上市首日收盘价13.35元(前复权)的99.1%。

也就是说,除了中签的投资者外,如果投资了鼎捷软件而一直持股至现在,大部分股民应该只有亏损的份。

同样值得的注意的是,东方财富显示,2016年3月17日至2018年1月11日,鼎捷软件与减持相关的公告共计18条。

鼎捷软件的股东减持不可谓“不积极”。在1月11日,鼎捷软件发布了4则公告:原持股合计22.07%的12家股东(一致行动人)和持股11.98%的股东,已分别减持至20.64%和9.99%。且上述股东在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再次减持不超过2%的股份。

伴随股东积极减持的是股价的疯狂下跌,而这背后,却是上市后的业绩迅速变脸。

鼎捷软件上述一系列异常的背后,有何隐情?

业绩迅速“变脸”

先来了解一下鼎捷软件。

鼎捷软件成立于2001年12月,2014年1月于深交所挂牌上市,以制造业、流通业及微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软件应用咨询、销售与服务为主营业务。

上市前五年,鼎捷软件的财 数据表现“喜人”,2009年-2013年营业利润分别约为3050.71万元、4664.22万元、1.05亿元、9627.86万元、1.05亿元。

但鼎捷软件这种“喜人”的业绩,却在上市后发生根本性改变:公司营业总收入变化不大,营业利润却开始大幅缩水。

2014年,鼎捷软件营业收入为10.53亿元,相较2013年的10.59亿元,只减少了0.57%。但鼎捷软件的营业利润,由2013年的1.05亿元,却“腰斩”至5384.51万元。

2015年,鼎捷软件在营业收入相较2014年仅下降3.14%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则直接降为负值,约为-1882.84万元。

鼎捷软件2016年营业收入创新高,为11.4亿元,但营业利润仅有3538.51万元。

上市之后,在营业收入规模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为何鼎捷软件的营业利润却大幅下降?

对此,鼎捷软件在1月18日的澄清公告中仅表示,“公司分别于 2014 年及 2015 年发布的新一代中大型ERP产品E10及针对大型、大型集团以及超大型企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T100,新产品的投入加上人力成本的上升都使公司于投入期费用压力加重。”

上市前后应收账款的异常

鼎捷软件上市前,应收账款持续猛增,2009年至2013年分别约为1.46亿元、1.36亿元、1.69亿元、2.44亿元、3.15亿元;上市后应收账款却连续下降,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鼎捷软件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3.14亿元、2.45亿元、2.13亿元、1.89亿元。

鼎捷软件上市前,2009年至2013年,坏账损失分别为555.59万元、1374.52万元、1425.93万元、2072.58万元、2884.05万元;上市后,2014年至2016年,坏账损失分别为6537.53万元、5850.35万元、5965.28万元,上市后坏账损失相比上市前明显增加,从而对利润产生影响。

为何鼎捷软件上市前应收账款猛增,上市之后应收账款连续下降?为何鼎捷软件上市后坏账损失比上市前明显增加?

难道鼎捷软件上市前的这些应收账款很多都是虚构的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至2013年鼎捷软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6亿元、7.19亿元、9.59亿元、9.95亿元、10.59亿元。

那么,鼎捷软件为何在2009年-2011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时,应收账款变化较小。在接近上市的前两年,营业收入变化较小,而应收账款却为何增长迅猛?

从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上来看,鼎捷软件上市前,2009年至2013年,一年以内账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总应收账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82.33%、73.94%、75.59%、81.41%、81.89%。

鼎捷软件上市后,2014年至2016年,一年以内账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余额比重,分别为66.07%、55.21%、47.32%。

账龄结构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鼎捷软件2013年至2016年,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分别为18.34%、28.58%、41.43%、52.12%。

另外,鼎捷软件2014年年 显示,1年至2年的应收账款约为1亿元。经过两年时间,鼎捷软件2016年年 显示,3年至4年的应收账款约为3688.33万元。

鼎捷软件2013年年 显示,1年至2年的应收账款约为3709.68万元,经过三年时间,鼎捷软件2016年年 显示,4年至5年的应收账款约为1790.04万元。

鼎捷软件2013年至2016年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732.9万元、1107.79万元、1104.93万元、318.88万元。

那么这些应收账款有多少被回收了呢?

1月18日,鼎捷软件回应称,鼎捷软件于澄清公告中表示,部分客户对信息化结果产生落差,导致部分款项无法收回,逐渐转以实施成果为交付物的营运模式。

那么,因为客户对结果有落差,这部分应收款就无法收回?主要是鼎捷软件的原因,还是客户的“无赖”造成的,或是其他原因?

旺旺表示,不欠钱

鼎捷软件2014年年 披露了部分核销坏账名单,披露部分合计核销金额约为785.55万元,相当于当期全部核销金额的70.91%(当期为1107.79万元)。另外,该年 名单显示,核销的坏账均为应收的货款,之所以核销都是因为多次催收未果。这意味着,名单中的公司均是欠钱不还的“老赖”。

鼎捷软件2014年年 显示,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欠货款59.85万元,多次催收未果,予以核销。

1月20日,旺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给《国际金融 》发来了官方答复函,明确表示:本公司于2011年5月5日及2011年8月30日曾代为筹建中关联公司,向鼎捷软件购买易成管理软件及实施服务,据本公司记录所示,已付清前述全部应付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款项,且本公司并未收到过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催收文件。

那么,鼎捷软件核销货款的依据在哪?真实性在哪?

重庆新格表示,不欠钱

鼎捷软件2014年年 显示,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欠货款42万元,多次催收未果,予以核销。

百事达表示,无债权债务关系

鼎捷软件2014年年 显示,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欠货款22.5万元,多次催收未果,予以核销。

菲星数码表示,不欠

鼎捷软件2014年年 显示,广州市菲星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欠货款21.34万元,多次催收未果,予以核销。

涉IPO财务虚假

在客户方面,鼎捷软件有一个规律,就是特别分散。

这与鼎捷软件上市后坏账损失猛增的情况“不谋而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