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床刚打开手机就看到:
中央 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将针对 上“饭圈”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 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重点打击以下5类“饭圈”乱象行为:
一是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
二是“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等行为;
三是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四是以 召粉丝、雇用 络水军、“养 ”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五是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行为。
期间,将关闭解散一批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影响恶劣的账 、群组,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 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 ,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 站平台。
中央 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施策和分类管理,督促 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 区规则和用户公约,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 上行为,合理优化“饭圈”粉丝活跃产品的相关功能,强化明星经纪公司、粉丝团规范管理,在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上协同发力,探索形成规范“饭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饭圈”文化实现良性发展,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 上精神家园。
(以上内容摘自澎湃新闻)
我还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随便叨叨两句
扒开手指算了算日子,我怎么也算是个老饭圈人了,2014年我第一次追星,当年应该还没有“职黑”“控评”“打投”等等这些词语吧(其实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那时候追星真的很纯粹很快乐,书店有封面是自家爱豆的娱乐书刊,我会站在一边把爱豆的那一页看完然后默默地把这本书放在最前面。爱豆发新歌,我一定马上就去听(那时候数专好像是不要钱的),还要把每一首歌的MV都看上好几遍。当我知道爱豆成为一档我最爱的综艺节目的mc时, 我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好觉。爱豆的第一部电影上映时,我也兴冲冲地就跑去看了。有消息称爱豆要演电视剧了,我的天,我直接等这部剧等了一年多。
我看着爱豆发第一张个人专辑,第一次演电影,第一次上综艺,第一次演电视剧。爱豆在16年也有了一档个人综艺,虽然一期只有二十多分钟,我也看得不亦乐乎,每周等着它更新。
但是
但是
但是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饭圈”的恐怖的。
爱豆公开恋情的时候,有多少人脱粉回踩,辱骂女方。我就不懂了,喜欢他陪着他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爱豆谈恋爱就不能再继续支持他了?
以前追的“星”是粉丝前进的动力,是粉丝的榜样。现在追的“星”是粉丝“养”成的物品,ta不属于ta自己,只属于粉丝。
这种现象是从《偶练》这档节目播出后越发泛滥的,因为这就是一个养成系的节目,为了自家爱豆能够出道,开始花式打投,拉票。等到自家爱豆正式出道了,粉丝就可以得意洋洋地说“他能出道也是我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然后,出道的爱豆自然也就只能为粉丝服务。你以为爱豆成功出道就完了吗?出道后粉丝还要给爱豆集资,打榜等本次 信办重点打击的“饭圈”乱象。
我也参与过爱豆的打榜投票,但坚持不了几天我就放弃了,我追星是为了快乐,每天累死累活的操作来操作去,我图什么呢?
有经济基础的粉丝,会成批成批地买自家爱豆的代言,时尚杂志,专辑等等。普通粉丝就是靠打投来让自己觉得自己也为爱豆的“星途”付出了努力。
我有一个朋友,她为她家爱豆做的可不少啊!有一天她哭着联系我,说她在某鹅软件的账 被举 了,现在不能评论了。我说那你就再申请一个 呗。然后然后……震惊的来了,她说她那个 已经连续为她家爱豆签到七百多天了,连续签到可以获得更多的小星星(是这样的,在那款app里,上榜明星根据小星星数量来排名,鹅根据名次的多少来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第一名可以获得某一线城市的大屏广告,或者地铁广告等等),她舍不得这个 ,而且她的 目前已经攒了一千多颗小星星了,千万不要觉得一千颗很少,她们粉丝内部规定把小星星攒到每个月的月底再一次性投出去,最后就可以稳坐榜一了。此时我终于知道她家爱豆为何总能占据各类榜单的榜首了,瞧瞧人家粉丝的战斗力,再瞧瞧我自己……
说来说去好像没什么重点
再说说我自己,自从我家爱豆公开恋情之后,我还是继续支持他,现在爱豆在努力转型,演了两部口碑较好的 剧,挺为他开心的,上半年爱豆录了一个综艺,我也是每周都追。爱豆的粉丝也成熟了好多,大半部分的粉丝都是从小学追到了大学,包括我自己也是。我想我家爱豆的粉丝很多都和我一样吧!小时候和爱豆一起慢慢适应,我们适应怎么追星,爱豆适应怎么成为一个真正的偶像。现在粉丝长大了,有了自己顾虑的事情,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爱豆身上了,但看到爱豆的口碑越来越好,我也会为他高兴,爱豆偶尔出个作品,我也会去支持一下。如果逛街的时候偶然看到爱豆的海 ,我也会拉着旁边的朋友说“你看,这是我家xx欸!”爱豆也成长了很多,第一次上综艺总是对前辈鞠躬,伸出手说一句“xx哥/姐好”,在上半年那个综艺里,爱豆也成了别人的前辈了,和第一个综艺里的前辈成了好兄弟,这是我见过他录综艺最放松的一次。
我现在呢可以说是脱离了“饭圈”,但没有脱离“娱乐圈”,我还是喜欢八卦,喜欢追剧,喜欢看电影,看到影视剧里的一位高颜值明星,我也会说: ta好可,我要粉ta。但粉了之后我也不会想加入ta的粉丝团。
还是怀念以前追星的日子,这次 信办的整治行动来得也是理所应当,毕竟“饭圈”近年来的这些破事儿,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的人都有目共睹。
追星未必是坏事,将优秀的明星作为偶像,学习其品质上的闪光点,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为其健康成长带来动力。相信通过全 会的合力规范引导,不良的“饭圈文化”将得到遏制,“清朗”的 络环境将为未成年人带来更多正能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