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映
太郁闷!冲着“械字 ”买来的还是普通面膜
不论是朋友圈里的微商,还是“种草类”app(指推荐某一商品的软件),“医美面膜”各类视频、图片扑面而来。刚刚做完光子嫩肤的90后黄女士特地买了一箱医美面膜,“听美妆博主介绍,医美面膜有医疗效果,都是‘械字 ’产品,能接触有损伤的皮肤,所以就买了很多。”用了一段时间后,她觉得和以前用的普通面膜没有太大区别。
“从朋友圈刷到医美面膜见效快,对敏感型皮肤有帮助,总觉得比普通面膜好。”00后在校生姚楠没有做过医美项目,但购买面膜已经从基本的补水面膜转为了医美面膜。拿到买回来的医美面膜后,她却发现备案 还是和以前买的补水面膜一样,都是妆字 (化妆品的备案 ),“以为买的是医疗产品,没想到还是化妆品。”
“医美面膜”“械字 面膜”“修复膜”“冷敷贴”……各类打着有医疗效果的产品名称令人犯晕。
太乱了!“妆字 ”“械字 ”产品包装难分辨
另外一款“敷尔佳透明质酸钠修复膜”上面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各种类型肌肤,特别是敏感肌、痘痘肌肤和特殊美容护理后肌肤。同样也无“面膜”二字,生产企业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但生产许可证 为“黑妆20180001”,即妆字 化妆品。
市场监管局
要慎重!不少企业打备案“擦边球”
“械字 ”产品真的比普通面膜好吗?吴秀芳表示,与化妆品不同,医疗器械产品无需在成分配料表中注明全部成分,也无需依成分含量由高到低排序进行标注。这使得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将医用敷料这类产品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备案,又当作化妆品来宣传推广。这类产品市场繁荣的背后,是“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和企业钻备案管理要求的空子。
“一方面,消费者如果购买的‘械字 ’产品宣称是化妆品、是面膜,那就存在宣传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械字 ’医用敷料不像化妆品类的面膜能够每天使用。消费者应该做到安全用妆、科学用械。”吴秀芳提出。
专家医生
别常用!敷料仅起辅助作用
那敷料可以经常使用吗?
“对于日常护肤来说,并不建议经常使用,每周最多一至两次。”张晓荣建议,在平时可以多注意对面部皮肤的保养,比如做到适度清洁,避免过度、深度清洁;科学保湿,合理选择合适自己的护肤品,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根据皮肤情况进行选择;认真防晒,选择质量过硬,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注意物理防晒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