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意义深远。
在闫冰竹看来,“十三五”规划建议通篇贯穿着“发展”二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既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略的前瞻谋划。
闫冰竹指出,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北京银行将坚定不移地以差异化、多元化、国际化、轻资本、智慧型为发展方向,在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大潮中积极打造创新发展、行稳致远的“百年老店”。
坚持五大理念
引领战略转型
《华夏时 》:您如何理解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这对银行业意义何在?
闫冰竹:这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商业银行进一步融入时代背景、破解转型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注入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自身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的全方位协同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各种新战略、新业态、新模式提出的全新金融需求,实现金融创新与商业创新、科技创新等的高效对接,用金融的力量为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进一步保持协调平衡的发展态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把握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率之间的平衡,摒弃“规模即效益”的传统观念,摆脱“求快怕慢”的思想,实现均衡发展、行稳致远。
进一步抢抓绿色发展的全新机遇。“十三五”期间,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绿色改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构建,还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计划的实施,都需要发挥金融的引领作用和杠杆作用。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调整业务重心,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快绿色金融模式和产品的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进一步融入全面开放的时代潮流。可以预期,“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构建。这也为商业银行“走出去”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需要商业银行积极把握机遇,加快扬帆出海,提升中国金融在全球的话语权。
进一步营造协作共享的共赢格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共享的理念不仅应体现在进一步推广普惠金融,下沉服务重心,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方面,同时更在于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姿态,适应互联 时代“分享型经济”的全新特征,积极与互联 企业、第三方征信机构等开展共赢合作,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全方位、定制化的个性金融服务。
《华夏时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对此,您认为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举措,支持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闫冰竹: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大资源倾斜、创新服务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首先,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优化信贷投放。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领域,将信贷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主动配合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使银行信贷行业结构调整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保持一致。
二是以产品创新为抓手,紧贴产业特点。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信贷管理和评审制度,在设计内部评级体系时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具体特点,充分认识到企业和项目的成长性。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既要积极利用保理、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融资租赁等弱化抵押的信贷产品,同时也要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三是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助力产业升级。商业银行应加大与投资、担保、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建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债权与股权、融资与融物多维结合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合作机制,建立“投、保、贷、租”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特别是,积极探索股权投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由传统的“信贷收益覆盖信贷风险的平衡”向“以股权高溢价收益弥补信贷损失的高概率风险平衡”转变;从基于企业当期和短期的分析向兼顾企业长期高速发展分析转变。
坚持差异化服务
打造特色化品牌
《华夏时 》:2016年是北京银行成立20周年,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请您介绍下北京银行“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闫冰竹:随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完全放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同质化竞争将进一步陷入泥潭,唯有差异化服务方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
为此,在“十三五”期间,北京银行将加快向“大零售、大投行、大资管、大同业、大直销、专小微”转型,进一步擦亮“小微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惠民金融”等特色品牌,用差异化开辟发展的蓝海,用特色化铸就优秀的品牌。
“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客户金融需求更趋多元,要求北京银行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北京银行将顺应综合化经营态势,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通过商业银行、基金、保险、租赁、创客中心等的交叉融合、高效联动,提升全金融产业链的客户服务能力,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文化为精髓、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全流程、订制化、高附加值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打造价值贡献突出的一流现代化商业银行。
面对未来更加严格的资本约束,北京银行将通过从“重资产”经营向“轻资产”经营转变降低资本消耗;通过客户结构、渠道结构、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来提升经营效率,打造一张“低杠杆、轻资本、快周转、高回 ”精致生动的资产负债表,努力探索并建立资本占用少、经济效益好、发展质量高、可持续增长的绿色发展模式。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黄金机遇,也为中小银行“扬帆出海”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海域。未来,北京银行将围绕国家开放型战略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搭建跨境金融服务 络,重点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服务,积极参与跨境并购、跨境人民币结算、兑换和离岸金融业务,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投商行”的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
此外,北京银行将积极顺应“互联 +”时代到来,加强大数据、云计算、 交 络,移动通信 络等新一代互联 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有效融合,以“互联 +渠道”构建智能 络、以“互联 +产品”实现精准营销、以“互联 +服务”营造极致体验、以“互联 +组织”提升内部效能、以“互联 +机制”实现数据治行,打破内部管理的隔阂、打通客户营销的闭环、打造智慧高效的生态,打造以“移动银行、数据银行、O2O银行”为特色的全能智慧型银行。
服务创新创业
开辟崭新空间
《华夏时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北京银行作为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银行,在服务“双创”方面作出了哪些实践与探索?
闫冰竹:北京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召,立足首都北京、服务创新创业,通过战略先行、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服务小微创业创新企业的有效路径。
一是战略先行,铸就服务“双创”的鲜明特色。为有效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需求,北京银行在国内率先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支行、率先专门针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服务设立分行级特色机构、率先提出软件融资品牌战略,推出了小微企业审批“绿色通道”,开发了批量化“信贷工厂”模式,打造了“小巨人”服务品牌。
目前,累计为11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北京每4家中小微企业就有1家是北京银行的客户;为超过8000户高科技、高成长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1200亿元;为2300余家文创企业提供超过800亿元资金支持;支持了北京地区66%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培育了华旗资讯、用友科技、汉王软件等一大批“小巨人”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
二是模式创新,开辟服务“双创”的崭新空间。发展中,北京银行持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变革,用心呵护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成长出彩、实现梦想。
2013年,率先与车库咖啡合作,为咖啡馆里怀揣梦想的“草根”创业者提供“首贷”。2014年与车库咖啡、北京市股权交易中心、北京顺隆投资发展基金开展合作,探索股权、债权合作共赢的崭新模式。2015年,在国内银行业首家成立创客中心,以“投贷联动”为主线,为创客提供投、贷、孵一体化服务,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创业孵化、创客导师培训,搭建一个与投资机构、政府、创业企业跨界合作、分享共赢的平台。
三是产品创新,提升服务“双创”的综合能力。北京银行于2013年创新推出“创业卡”和“创业贷”,无需任何实物资产抵押或担保,即使企业尚未盈利,“创客”也能在创业初期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2015年,北京银行积极响应“互联 +”行动计划,推出“互联 + 速贷”产品,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全程 络化操作,惠及12000家小微企业、金额400亿元。
此外,2015年北京银行成立了中国首家以“互联 ”命名的金融机构,发布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线上贷” 络融资产品,不断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创业创新的综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业渴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也确实面临着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成本与产出相背离的现实困境。比如,商业银行发放一笔几万元的创业贷款,操作流程和发放一笔数十亿元的大国企贷款完全一样,承担的风险和VC、PE一样,但是收益却是天壤之别。
因此,破解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打破现有制度框架和体制机制层面的藩篱和障碍,特别是,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创业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该进一步释放中小银行的金融活力,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根发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