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手机厂商在设计产品时都逐步取消了传统的3.5mm耳机接口,无线耳机的市场也蓬勃发展了起来,其中TWS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更是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国内众多大小厂家也都加入了瓜分市场的行列之中,从几十元到上千元,各类产品层出不穷。
在这些厂家之中,有一个品牌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并没有盲目借鉴AirPods的外形,而是有着自己独到的产品理解和设计理念,那就是安克创新旗下的声阔(Soundcore)。上一代的声阔Liberty 2 Pro是我最常佩戴、不夸张的说也是我用过音质最好的TWS耳机,在刚开始使用时让我特别感慨原来无线耳机也能有这么优秀的听音效果。
随着各大手机厂商在设计产品时都逐步取消了传统的3.5mm耳机接口,无线耳机的市场也蓬勃发展了起来,其中TWS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更是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国内众多大小厂家也都加入了瓜分市场的行列之中,从几十元到上千元,各类产品层出不穷。
在这些厂家之中,有一个品牌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并没有盲目借鉴AirPods的外形,而是有着自己独到的产品理解和设计理念,那就是安克创新旗下的声阔(Soundcore)。上一代的声阔Liberty 2 Pro是我最常佩戴、不夸张的说也是我用过音质最好的TWS耳机,在刚开始使用时让我特别感慨原来无线耳机也能有这么优秀的听音效果 。
之前的Liberty 2 Pro主要依靠入耳式设计的物理降噪,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使用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地铁、商场等嘈杂环境中,物理隔音效果还是稍显不足,这点一直让我觉得有些遗憾。不过前段时间声阔又推出了Liberty Air 2 Pro(中文昵称声阔降噪舱),这款在延续了该系列设计理念的同时又加入了主动降噪的功能,让整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售价依然维持在千元以内。那么实际表现如何,我也入手了一个进行测试,希望能让大家对这款产品有个准确的了解。
一、极简开箱
▼惯例的简单开个箱,声阔降噪舱的外包装依旧延续整个系列的风格,正面印有产品的外观和颜色,中间“5合1多场景双馈降噪”则说明这款产品的功能定位;
▼背面有功能的详细说明,除了降噪之外还对耳机单元、声纹定制、续航等有相关的简介;
▼和现在众多耳机极简的包装设计相比,这款Liberty Air 2 Pro堪称“奢华”,包装的外层展开后,耳机本体和耳机盒都用透明的塑料壳封在中央,这样可以在不拆封的情况下直接看到产品的具体外观,整体的包装设计也给人一种“高级感”;
▼将上层取出就可以知道包装这么大的原因了,这款产品共有九副不同尺寸的耳帽,可以为不同人群提供最佳的佩戴舒适度,特别适合我这种对耳帽尺寸要求比较苛刻的用户 ;
▼耳机盒依旧采用了之前类似麦饭石的材质,轻便坚固、手感极佳,握在手中时就像是握着一块鹅卵石。耳机盒大约6cm见方,厚度为3cm,比AirPods稍大一点,盒子正面印有产品的LOGO;
▼向上轻推即可打开盒盖,和现在各种翻盖的设计相比也是一股清流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盒盖打开后,耳机也会随之启动,如果之前与手机等设备连接过,开盖即可自动连接,这点和AirPods的体验是类似的;
▼耳机和盒子上有充电的金属触点,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
▼轻轻放下,耳机即可自动吸附并补充电量;
▼耳机盒顶部有一个TYPE-C接口和功能按钮,可以通过附赠的数据线进行充电;
▼另外和Liberty 2 Pro一样,这款产品同样支持无线充电,随手放到充电板上就能轻松补充电量啦 ;
二、佩戴效果
▼声阔降噪舱的外观搭配了两种不同质感、不同颜色的材料,磨砂质感的ABS材料为主体,和金属电镀的部分组合起来看上去简洁大气,边缘的斜面处理也增加了立体感;
▼除了我本次选的矿石白,还有水晶粉、玛瑙黑和宝石蓝,配色都很好看;
▼每只耳机上配有三个麦克风,分别是耳内拾音麦克风、顶部的前馈麦克风和底部的通话麦克风,三个麦克风在日常使用中共同协作,除了可以提供良好的降噪效果,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降噪的开关和频率,从而适合多种场景使用;
▼耳机上的LOGO也是触摸控制的区域,可以控制音乐播放、切换歌曲、调整降噪模式等;
▼从佩戴的舒适度上看,耳机的腔体遵循人体工学设计,较为圆润而且也没有接缝和毛刺,佩戴时可以被耳廓包裹在其中,加上多达九副不同尺寸的耳帽,长时间佩戴无论是舒适感还是稳固程度都不错,即便摆动头部也不会有掉出来的风险;
三、降噪能力
既然大家有意向选购这款产品,那么肯定是非常在意其降噪能力的。这里我发现很多人对主动降噪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降噪就是均匀降低整个环境中的所有声音。
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原理上讲主动降噪主要是通过声波的反向抵消来实现的,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效应。在实际操作中低频波相位相对稳定,相消效果较好。但高频波长短,又因每个人耳道结构、佩戴习惯等不同,很难对特定结构中的高频相位做精确预判。所以主动降噪耳机主要处理的是50Hz-2kHz的中低频信 ,而我们人类语音信 谱频段为300Hz-3.4kHz,耳机是不能对全语音频段进行降噪的。
▼这里用钢琴测试是最直观的,当弹奏中低音区时降噪效果特别明显,原本低沉的声音因为中低频率的减少听起来非常“干”,音量也远比不佩戴耳机低得多;而弹奏高音区时,降噪的能力就没那么强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时,主动降噪耳机是特别适合乘坐地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使用的,因为这些交通工具产生的最主要的就是中低频噪音,佩戴之后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而在语音方面因为减少了中低频,音调会发生变化但不会全部消失,这并不是降噪效果不佳,而是降噪的原理所决定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芯片对于噪声的处理能力,这里我用声阔 Liberty Air 2 Pro和 BOSE QC25进行了对比。QC25是BOSE发布于2014的一款老产品,在当年可以称得上降噪能力的标杆,而声阔降噪舱则是2021年的新品,两者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包耳/入耳的产品设计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这里的对比仅从主观的体验上出发,看下两款产品的区别;
对比的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和公认降噪能力很强的QC25对比时,在室内、户外的大部分日常场景,声阔的降噪效果不错,和qc25差不多。在风比较大或者极端嘈杂的情况下,包耳设计的QC25略胜一筹。另外在仅开启降噪功能不听任何歌曲的情况下,声阔降噪舱的底噪要比QC25稍高,QC25几乎是听不到任何底噪的,声阔降噪舱刚连接和切换音乐时(非常安静的状态)仔细聆听偶尔有轻微的电流声。
在实际的使用中,声阔降噪舱在乘坐地铁时的降噪效果非常良好,即便不听音乐只开降噪也没有太多的噪音。在商场这类环境中,只开降噪的话商场音乐和人声的高频部分还是会传到耳朵中,不过开启音乐后即便是较小的声音也可以将这部分噪音掩盖,整体的降噪能力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
四、音质评价
音质评价是一个较为主观的部分,不过这里仍然先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反馈降噪的原理所致,音乐中低频部分也同样会受到损失,所以在音质上主动降噪的耳机通常要稍差一些,典型的就是我刚才使用的QC25,听音乐的效果着实是较为平淡。但这并不是无可挽回的,可以通过提升耳机单元的用料以及在耳机出厂时调节预设EQ来提升中低频的表现,减轻音质的损失。
▼在这方面我则是对比了Liberty Air 2 Pro和Liberty 2 Pro,这两款产品在用料方面有些区别:Liberty 2 Pro是全球首款同轴圈铁tws耳机,11mm动圈+楼氏动铁,所以素质很不错,Liberty Air 2 Pro(声阔降噪舱)是11mm动圈单元+10层高硬度镀膜,也是HiFi耳机常采用的设计,看看音质的区别所在
▼歌曲主要使用了两首,分别是王菲的《匆匆那年》和Linkin Park的《New Divide》,均为APE无损格式,码率达到了778和950kbps;
在反复对比之后,两者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正如我前面从理论分析上得出的结果,在《匆匆那年》这首歌中,前奏大提琴的声音Liberty 2 Pro的表现要更加精细,似乎能让人感受到琴弦的震动,Liberty Air 2 Pro则没有还原到这样的程度,但在女声方面,两者几乎听不出差别,既清亮又不刺耳,效果都比较好。在《New Divide》这种摇滚风格的歌曲中,低音的区别要更明显一些,Liberty 2 Pro的低音深度足够且有弹性,不浑浊不轰头;Liberty Air 2 Pro在同样的片段中表现要稍显平淡。不过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两款耳机在音质方面都属于无线耳机中较高的水平,比起AirPods的“白开水”,不论是三频还是声场都有一定的优势。如果追求极致的音质,可以选择Liberty 2 Pro,如果有降噪的需求,则建议考虑Liberty Air 2 Pro。
五、App功能
声阔降噪舱的另一个优势就是配合App还有更多特色玩法,通过各大应用商店下载“Soundcore”软件即可进行连接和控制,软件中可调节的选项比较多,咱们具体来看一下。
▼在我首次连接后,软件就提示有耳机固件的升级,这点我个人觉得非常好,可以便于厂家不断调整耳机的参数让音质更好,功能也更加完善;
▼在功能方面,根据不同的需求分为了降噪和通透两大类模式,在降噪的部分中又细分了通勤、室内、户外和自定义四种预设模式。分类的依据主要是降噪的频率,比如在通勤时着重降低的是交通工具产生的100~200Hz的低频噪音,室内模式则重点是减少500~2000Hz的中频人声,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自定义降噪级别等。切换模式可以通过长按手机的触摸区域2秒或者通过App直接调整,都比较方便;
▼这款主动降噪耳机不仅仅只是能降低噪音,根据需求的不同调节EQ还可以将音频中的某部分频率加强,也就是软件中的通透模式,其中的完全通透就是将周围的所有声音都放大,感觉就像是没有佩戴耳机一样;人声模式则是减小其他噪音,单独将人声的噪音放大,便于和周围的人沟通。实际的体验中,在嘈杂环境中开启人声模式,听对方的语音要比不带耳机更加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外,还有一项较为独特的功能就是HearID,这项功能在设置时会在耳机中播放多段不同频率、音量的声音,通过个人对声音的反馈确定听力的灵敏度,这样在听音乐时可以根据我们对不同频段声音的感受能力调整EQ,提升听力中较为欠缺部分,让最终我们听到音乐的频段更加完整。设置完成后HearID会直接写入耳机,即使换一台手机也可以随时可以调用;
▼当然常规的EQ调节也是Liberty系列的传统艺能了,内置了22种不同风格的预设,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干脆自定义。耳机的触摸按键也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习惯进行调整。
六、总结
在无线耳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能保留独立的设计理念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了。这方面我认为声阔还是比较优秀的,在我深度使用Liberty 2 Pro和Liberty Air 2 Pro这两款产品之后,确实能感觉到其与市面上千篇一律的同类产品从整体设计到功能上的区别,以本次评测的Liberty Air 2 Pro为例,舒适的佩戴感受、良好的降噪能力、不妥协的优秀音质,硬件上的表现已经对得起日常800多元的售价了;而在软件方面,针对不同场景的五种模式、根据每个人听力定制的EQ效果,这些创新且实用的功能更让产品增色不少,综合来看,我认为是这个价位中竞争力比较强的一款产品,如果你对音质和降噪都有一定的要求,那这款应该是你不错的选择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