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 房产信息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租房、买房时倾向于在线找房。
然而,个别 络房产信息平台为了争抢客源,通过虚 价格、隐瞒信息、夸大宣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货不对板等问题。
这不仅让消费者浪费时间和精力,更有可能因此上当受骗。
超六成受访者遇到过虚假房源
为了解消费者在线找房时遇到的问题,南都民调中心于4月发起 络问卷调查,共回收5635份问卷。
数据分析显示,受访者遭遇房源信息不实的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66.34%的受访者遇到过挂出不存在的虚假房源的情况,占比最高;
65.27%的受访者遭遇过图片模糊或过度美化的情况;
曾遇过用已售或已出租房源信息来冒充的受访者有58.67%;
另有57.52%的受访者碰到过户型、朝向、楼层、楼龄、交通配套等信息不实的情况。
租房和在线看房更容易遇到不存在的虚假房源和图片过度美化的这两种情况,而买房和直接找中介看房则更容易遇到户型、朝向、楼层、楼龄、交通配套等信息不实的情况。
近八成虚假房源信息来自 络房产信息平台
虚假房源信息主要来自 络,在互联 房产信息平台、贴吧/论坛、二手交易 站上遇到过虚假房源信息的受访者均超五成。
其中:
79.87%的受访者在互联 房产信息平台上碰到过虚假房源;
二手交易 站和贴吧/论坛的比例则分别为63.69%、55.87%。
值得注意的是,各年龄段受访者在互联 房产信息平台遇到虚假房源的比例均为七成以上,而00后受访者在贴吧/论坛上遇到虚假房源的比例较其他年龄段高,为70.41%。
虽然遇到过虚假房源,但受访者总体上对房产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任度较高,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房产中介公司的房源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超三成受访者认为其房源基本真实。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虚假房源浪费时间精力,部分人遭遇损失金钱
谈到虚假房源给个人带来的困扰时:
84.32%的受访者认为虚假房源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76.10%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因虚假房源导致金钱损失的受访者为6.53%,主要在中介费、定金、吃差价这三方面受骗,金钱损失均值为31501.4元;
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买房的受访者认为因虚假房源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其困扰更大,而60后因虚假房源导致金钱损失的受访者最多,占比为14.63%。
加强外部监督与房产中介内部管理是规范互联 房产平台的关键
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对虚假房源问题的整治和清理。
2019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国家 信办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要求已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已开业 告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对外发布房源信息时,应包含房源位置、用途、面积、图片、价格等内容。同一机构的同一房源在同一 络信息平台仅可发布一次,在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一致,已成交或撤销委托的房源信息应在5个工作日内从各种渠道上撤销。
在业内,行业协会与企业做出了承诺。
2019年10月31日,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和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召开广州市住房租赁中介机构“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公开承诺大会,400余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和互联 房源信息发布平台企业参加大会并签署承诺书,承诺不发布虚假房源信息、不赚取租金差价等。
除了外部监管与企业自律,消费者自身也应学习相关知识,在线看房时擦亮眼睛、多方比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选择靠谱的大平台。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接受中介服务之前,要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条款和有关费用的规定,尽量将中介机构交易过程中的口头承诺落实到合同中,增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学习了解,提高交易风险意识。其次,要妥善保存好有关的发票凭证、定金凭证和合同文本,在必要时可作为维权的证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