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越南改革开放,到1991年建成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再到2008年第一家百分百由外企投资的园区成立,二十几年间,越南的工业园区已经飞蹿到326个。相比于中国由政府主导的园区模式,越南人更多地将园区交到了企业手中。其中既有越南本土企业,也有来自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外企投资者。由于投资年份、区域位置和资本性质的不同,园区的营运模式也是见仁见智。
本期的《龙行天下》,我们将走进越南两家不同的工业园,看不同背景,不同开发条件的工业园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摸索出生存之道。
宝明
工业园
关键信息: 越南北部南定省 /越南本地的国有企业牵头,多家企业共同注入资金/水电供应和管理都是由当地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负责
盛泰集团越南区代表及衬衫制衣总经理 张晓辉:我们有这么大的产能要转移到越南来,对于劳动人口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我们在招工方面,主要遇到的是劳动力不够这样的一个问题。
裕纶越南纺织染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译:我们去考察很多,最终我们选择了在北部,因为我们毕竟是纺织行业,我们需要相对充裕的工人到我这儿来工作。
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2010年开始动工,如今已过去了整整八年。尽管园区的管理层则一再向中国厂商做出保证,但各种问题仍旧层出不穷。
越南宝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总经理 阮文检:
我们是一家本地的私营企业,我们是从纺织起家的,我们很清楚一个纺织企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需求,分别是什么。在宝明工业园,电力非常稳定,足以支持长期的运作。
裕纶越南纺织染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译: 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遇到的停电可能会分成两种,一种是故障型的停电,一种是由于这种极端天气所,比如说遭到雷击了,或者说由于极端天气,电力局主动的断电了等等。
盛泰集团越南区代表及衬衫制衣总经理 张晓辉:这个主要是越南它的电 的,可能它本身的抗雷击或者各方面的自己的配套可能还稍微差一点。所以在夏天,一旦发生暴雨或者雷击的现象,就比较容易产生停电。
当初来到越南时,两家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工业园呢?
入驻园区的中国企业之间该如何相互配合?
除了用电问题,还有哪些要素是企业在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龙江
工业区
关键信息: 越南南部前江省 /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从规划到管理,是由中国的一家私营企业负责/水电燃气供应自给自足/
越南龙江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 翁明照
龙江工业区发展到现在,对劳动力方面我们还是有一点比较讲究的。劳动力用的太多的企业,附加值不高的我们不要它。所以从附加值比较高,又从劳动力角度综合来考虑的。
印度Renaissance时装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 拉达克里希南·帕斯里克:
当我三年前来到这里时,附近几乎什么都没有,现在有很多商店,人们有了自己的小生意。他们依靠当地的工人来发展生意。这个工业园帮助当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越南通威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波:我们在很多养殖密集的区域里面,我们是设立了有化验室的,每个化验室的投资都是非常多非常大的投资。每个化验室的设备都是世界一流先进的设备,我们投资了二三十个这样的一个化验室,在养殖集中区都会有给免费给养殖户化验水质,抽取样品,免费做防疫。这些是我们的一些软件的一些配套服务。
越南龙江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总经理 余索
我们的规划,我们的设计,我们对这个品牌的讲究,我们对一系列的像园区的管理,也是不一样,我们这个是高端是高端的工业区。对环保,你看我们现在里面的环保,没有一家像印染的,电镀的,电池的,这些我们都统统没有。
园区设计,哪些是一开始就要考虑的要素?
吸引高端制造业企业,园区自身进行了哪些能力建设?
昼夜不停在全球流动着的资本,其灵敏的嗅觉,随时在寻找成本更低的区位。
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想要把生产要素留在本地,园区的经营者如何迈出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那些在海外投资工业园的中国企业,与国际园区竞争的同时,又该如何摸索出一条适者生存的道路?
更多内容 请关注本周日晚19:45分播出的龙行天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