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变“广告 ” 来电识别标注查询、取消藏“黑灰产业链”

一些人的电话被错误或恶意标注,投机分子明码标价收取相关费用

来电识别标注查询、取消暗藏“黑灰产业链”

律师:用户有权要求运营者删除错误标注和恶意标注

“我的 码就是被标注了,取消不掉。”前不久,刷微博看到“手机 变‘广告 ’”的新闻时,厦门的郑先生忍不住这样留言。

他的手机 被标注已有7年,至今每天依然有人不停地联系他。7年前,郑先生在厦门一家公司负责招募分销商。他离开了这家公司后,经身边人提醒才发现,自己的手机 已被一些来电 码识别软件标注为此前公司。

被贴上标签很难撕掉

7年前,当郑先生得知自己的 码被标注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上 查被哪个软件标注了、能不能联系该软件运营者删去标注。在 上搜索相关解决办法后,他有些傻眼了。查询详细信息要支付查询费,取消标注还要另外支付费用。而能标注信息的手机软件太多了,删掉一家或许不难,想在全 彻底删除太难。

自2012年至今,7年过去了,不断有电话打进来。郑先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找到他的信息,只能一直解释说已从前公司离职,或干脆说打错了。

郑先生说,这些来电中有咨询的,还有不少是营销的。因为只标注了公司名称,不少人认为他是企业负责人,所以不断来电推销。“感觉这 码已经被贴上标签,撕不掉了。”

由于一直被错误标注信息,这导致之前那家公司负责人对他产生了误解,认为他借用该公司名义去招商,为此还在QQ上特意问了下郑先生。在郑先生看来,大数据时代信息一旦被收录,就不是人能控制的了。

由于这个手机 绑定了银行卡等金融信息,更换太麻烦。如今他只接熟人电话,看到陌生 码直接挂掉。他甚至宽慰自己:“好在不是被标注为诈骗营销。”

取消标注需支付费用

对骚扰电话进行信息标注,可以方便大家免受骚扰电话打扰。不过,“来电 码识别软件属于在线数据产品,是基于广大用户标记而形成的数据库。这类软件,也会出现信息被错误标注和恶意标注的情况。”北京华讯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韬说。

这些错误标注的信息可以取消吗?通常情况下,提供标注功能的软件都有申诉渠道。但是,每个软件自建的标准和数据库不同,要挨家取消,难度不小。而这就给一些人“牟利”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平台提供信息查询和取消服务。

声称可以查到 码被什么平台标注、标注内容是什么、快捷的取消入口在哪里的“壹 标记- 码标记查询系统”,提供一个 码需支付23元查询技术费,通过输入 码、点击查询、支付查询费用、显示标注平台和申诉取消标注,即可完成操作。

就收费情况,这家 站介绍仅提供查询服务,用户如果需要取消标注,需自行申诉取消,标注能否取消成功,该 站不保证。

提供类似服务的平台, 上比比皆是,遍布全国各地。对于他们提供的取消标注的服务,郑先生已经不太“感冒”,“他们或许有能力做到全 取消,但我的信息早已被各种营销公司保存,依然会有各种电话打进来。”

用户应享有知情权和更正权

“如个人手机 码被错误标注,用户有权要求 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以保护其合法权益。”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柴玲说,如果发现 络运营者收集、存储其个人信息有误的,有权要求 络运营者予以更正。如遇平台不提供上述服务或收费的,用户还可向 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 中心进行举 。

张韬认为,用户享有对自己 码身份信息被标注情况的知情权。当 码被标注时, 码使用者享有知情权。因此,相关的APP应设置 码标注情况的查询功能并进行公示,让用户很容易找到该APP,还要便于用户查询。

“恶意标注用户手机 码,胁迫用户付费取消形成产业链,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用户。”柴玲认为, 络“黑灰产”的兴盛程度与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有关。针对该类 络不法行为,应该严厉打击治理,以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