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媒体(电视、广播、 纸、杂志)
· 纸:信息权威性、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易保存、可重复、阅读主动性、注意率不高;
· 杂志: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常被重复阅读、杂志内容有较大的倾向性、专业性、知识性较强、杂志内容时效性较差;
· 广播:传播即时、范围广泛、收听方式随意、受众层次多样、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低廉、播出灵活、激发煽动情感、内容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
· 电视: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瞬间传达、被动接受、有较高的注意率、利于不断加深印象、时效性较短、不能重复;
2、新媒体
· 即时性: 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
· 海量性:每日发稿量远大于传统媒体,并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
· 全球性:传播空间没有国家和地区限制,具有全球性;
· 互动性: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极大提高 会影响力;
· 多媒体性:兼容 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
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手段与方法
1、针对传统媒体的舆情监测方法
传统媒体上的舆情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民众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企业应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对传统媒体上的舆情信息进行监测、汇集、分析、控制与引导。
在食品安全突发舆情事件中,舆情监测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3点:
①监测与收集。在可能或已经发生食品安全突发舆情事件时,开展调查与访谈,关注 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举行各种会议,接受群众信访,广泛收集舆情信息,及时、动态性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突发舆情事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涉及“三敏感”(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事件)的舆情信息,要实施重点监测与收集。
②分析与挖掘。对所收集的舆情信息进行比较、鉴别、筛选、总结、归纳、分类,同时要拓展舆情的深度,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编写、 送高质量的舆情快 ,及时地供应急管理决策者参考。由于舆情未必是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客观、科学的认识,不能直接作为应急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要注重舆情搜集的全面性,并掌握从舆情中“淘金”的本领。
③控制与引导。舆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那些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舆情,以及受非法组织教唆、借突发舆情事件丑化企业形象的舆情,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针对新媒体的舆情监测方法
由于 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 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 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如,及时应对 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 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①舆情分析引擎
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
- 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
- 倾向性分析。对于每个话题,对每个人发表文章的观点、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
- 主题跟踪。分析新发表文章、帖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
- 自动摘要。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
- 趋势分析。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 突发事件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 警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 警;
- 统计 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 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②信息自动采集功能
现有的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 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从 上自动获取页面信息,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 络扩展。目前,一些搜索引擎使用这项技术对全球范围内的 页进行检索。舆情监控系统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
③数据清理功能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对于新闻评论,需要滤除无关信息,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