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问题描述
紧凑拉伸试件(CT试件)是航空航天金属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常用标准试件。其典型结构几何形式如图1所示,本案例针对的试件原始模型的具体尺寸已在图中标出,默认单位为毫米(mm)。

图1 紧凑拉伸试件模型(厚度30mm)
现在需要对该金属试件进行弹塑性分析,了解其缺口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尤其关注最大等效应力。
2. 计算模型及规模
该分析对象属于三维实体模型,可以通过二维草图平面拉伸形成。生成几何模型后,采用三维四面体随机 格对结构进行划分。由于原模型中最左侧开口斜坡对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分布无影响,所以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将其简化为水平坡度。二维草图在XZ平面内绘制,然后沿Y轴方向拉伸30毫米得到有限元几何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有限元几何模型
对几何模型采用二阶四面体单元进行随机 格生成。整体 格控制采用默认设置,对缺口应力集中部分进行了局部 格控制,单元尺寸限制为1%,设置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局部 格控制参数
得到 格模型如图4所示,划分获得单元数为:20611。可见,软件的随机 格生成功能十分强大,生成的 格过渡自然,划分合理, 格质量较高。

图4 格模型
3. 计算参数和条件
计算模型对象的材料性能如图5所示,采用非线性本构——双线性等向强化弹塑性模型进行计算。线弹性部分的弹性模量设置为200GPa,即200000MPa,泊松比为0.3。

图5 线性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

图6 材料属性弹性部分参数
塑性部分采用双线性等向强化模型,屈服强度为250MPa,切线模量为50000MPa。具体设置如图7所示:

图7 材料属性的塑性部分
边界条件设置如下:下方圆孔内壁采用固定约束,上方平台用均布压力加载,载荷大小为14.5MPa。

图8 边界条件设置
任务设置中,使用结构静力分析。求解器选择直接法,其他按默认设置。非线性控制中,使用完全牛顿迭代法,最大迭代步数设为1000步,残差相对误差设置为0.0001,绝对误差设置为1e-6。

图9 任务设置基本控制

图10 任务设置非线性控制
4. 计算结果
对模型进行检查通过后,提交求解器进行计算,得到的GAUSS积分点上Von Mises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如下:

图11 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可见,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结构缺口应力集中处,试件在较大载荷下将由此产生初始裂纹并沿缺口方向扩展。最大等效应力的大小为260MPa,在该边界条件下已超过该材料的屈服极限,进入塑性状态。软件对非线性迭代计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商业软件ABAQUS中建立相同模型,采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类似的 络划分策略获得的计算结果如下:

图12 ABAQUS的等效应力分析结果
可见,其计算结果与PERA SIM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5. 结论
基于PERA SIM对紧凑拉伸试件进行结构静力学弹塑性分析,通过分析获取该结构的等效应力分布,进而帮助用户分析试验测试的结果和材料性能。
通过与商业软件ABAQUS的对比,说明PERA SIM的计算结果可靠,各项功能完备,计算效率较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