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三维 打通数字与物理的阴阳界

很难下定决心从哪个时点下手,开始描述这个公司。这个曾经早已稳居全球CAD/PLM三甲的公司,每一刻似乎都在变化,每一刻似乎都让熟悉它的人再多一点陌生。



在成立的三十年内,前85%的时间它完成了9次主要的并购,使得它越来越像一个PLM公司;而在最近15%的时间,也就是四年左右,它完成了十多次并购,使得它越来越不像一个PLM公司。

这个悖论,就是PTC公司,一个正在从PLM走向“PLM+物联 ”的公司。

既然数字化世界才是未来的一切,那么PLM是生成魔法的地方,而物联 则是传递魔法的世界——这就是PTC的战略逻辑。

全息三维 打通数字与物理的阴阳界

图1 主要收购史

–连接数字孪生–

德国工业4.0以赛博物理系统为核心理念,强调二者的融合和互操作,更多强调了生产。而美国的实践者则选择了另外一个流派,那就是通过工业互联 ,构建具备智能产品形态、互联设备体系以及敏捷业务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智能制造体系

Digital Twin数字化映射,这个词被美国人翻出来,成为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名词,表达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映射与关联。

全息三维 打通数字与物理的阴阳界 这个虚拟与物理现实相互缠绕的Twin,令人联想到DNA的双螺旋模型。它潜在的命题是,物理与虚拟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现在物理世界,终于找到了它的基因代码。 连接它——这是关键。物联 技术,在众多领域摸索了这么长时间的黑暗之路,终于在制造业找到了它的最佳定位,美国咨询公司CIMdata研究则迫不及待地表明,制造业将是物联 应用的最大领域。因为连接,才能实现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映射。这就是PTC的战略逻辑。 –服务型制造业的趋势– 所 有人都喜欢宏大的主题。关心一个跨国公司的宏大主题,会让自己有一种升华感。由于专业性和专注性,PTC公司本来无法成为这样一个让人通过目视而产生敬畏 的公司。它一年的销售额13亿美元,绝对体量并不大。然而,它的卡位却十分彪悍:它与另外2家,一起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CAD市场和PLM市场。
重要的是,它在数据的源头和起点。
如 同喜欢追咬自己尾巴的冲动,制造业正在出现明显的追逐闭环的倾向。制造商们已经发现售后服务中的收入和盈利机会,包罗罗发动机、沈阳鼓风机厂都在探索中意 识到,已经售出的设备,可以实现服务和工程之间实现闭环。然而一旦卖出产品,设备制造商便失去了对该产品性能和服务效果等信息的掌握,价值链条断裂。这是 心痛之事,但也正在成为抢先出海的制造业服务的蓝海。
服务型制造,正在成为中国全新的热点。而PTC公司,更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 2011年,PTC收购了4CS售后服务公司。这个在设计领域无往不胜的软件公司,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花园。 作为工业软件巨头,PTC一点多余的时间都没有耽搁,迅速将售后服务进一步展为一个全新的服务生命周期管理SLM(Ser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实际上,早在2005年,PTC就已经初探服务管理领域,收购了Arbortext,主要侧重于将研发信息延伸到服务领域,帮助企业面向服务人员交付基于三维的交互式技术手册等。

美国4CS是一个提供保修及售后备件的软件服务公司,为耐用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备件商等提供整合保修、服务和支持。通过以产品为中心的数据模型并以“标准维护”物料清单的形式来捕捉维修历史和产品更新。将这些重要的数据作为服务提供给企业,形成了全新的利润源头。收购4CS可谓是PTC公司的神来之笔,这笔交易额并不大。然而,它是工业地平线的一束光。它是那么地微弱,以至于远处眺望的人无从知道它来自何种光源。然而敏锐的战略直觉,终究是公司战略者所必须具备的本能。PTC公司总裁Jim Heppelmann很快就意识到,“通过捕捉产品实际售后性能和服务效果的信息——将这一信息反馈回产品开发中——可为设备制造商提供真正长期的竞争优势”。跨界开始,软件设计公司打算不仅仅为设备商提供设计能力,而且要为设备商提供服务的能力。第二年,PTC豪掷2亿美元收购Servigistics,彻底进入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领域,巩固了在售后服务的市场地位。实际上PTC已经将SLM作为自身业务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收购和整合来构建一套针对售后服务业务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为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实现企业售后服务业务信息统一管理,提高售后服务业务的可视性、扩展性和协同性。
–工业大数据的构建– ThingWorx成为囊中之物,为设计软件公司建立了物联 的平台架构,进而获得了一张宝贵的物联 入场券。 随后的暑假,心急的PTC再次出手,收购机器联 方案的服务商以及设备云提供商Axeda,这是一家可以安全地将机器和传感器连接到云端的公司。这笔收购曾被短暂性地认为是一种失误,因为Axeda看上去是对ThingWorx的一种重复性投资,毕竟ThingWorx与Axeda有交叉重叠的业务。然而,PTC有自己的考量,收购Axeda的目的并不在于其物联 开发平台,而是看重于其开放的设备互联能力、丰厚的物联 运营经验以及完备的设备云管理体系,从而补全了ThingWorx在物联 应用之下的所必需的从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到设备云管理的各个层级。然而,如果把这个看成是PTC一种消灭竞争对手的排他性策略,那么PTC意欲成为机器物联 的霸主地位的野心,也通过这次收购暴露无遗。不仅仅是崭露头角,而且要成为主宰力量。

2015年5月,溢价13倍以1亿多美元收购ColdLight的意图,则要明确的多。物联 的世界,没有大数据分析是不可想象的。ColdLight具有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和预测分析能力,这是大数据分析战略的基石。想一想西门子收购CamStar进而获取Omneo大数据分析软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是这样一个战略管理者本能的思考和近乎膝跳反射的继续,光线越来越明朗。像突然拉开的帷幕,原来闪烁不定的星星构成了漫天星火。机器通讯引领的物联 时代,裹挟着大数据分析一起来临。所有围绕着数据的布局,全是好棋;收购了一大把外行人听上去会觉得奇怪的软件,现在都是好子。此刻未免踌躇满志的PTC似乎找到一点土豪的腔调,声称只有自己具备了“整合服务”的能力。

为了实现对现场自动化设备领域的进一步渗透,2016年2月PTC完成了对Kepware的收购,后者正是为工业自动化环境提供通信连接的软件开发公司,即使在工业互联 联盟中,Kepware也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难道物联 真的可以绕开传统复杂和众多的自动化设备协议吗?难道一家物联 软件公司,可以开始激活庞大的自动化设备存量市场吗?这些问题,在当下的跨界融合中,暂时都找不到答案。软件仍然在忙个不停,它们缠绕着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支撑着它,定义着它。在六月份的PTC全球大会上,继续强化它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的雄心,推出两款服务生命周期的解决决方案。它试图帮助公司重构服务模式,引导公司采取智能互联服务战略的路线图 –想想凯撒说过的话– 然而故事没有结束,DigitalTwin的使命是完成“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物联 当然是连接手段之一。而“看见”则是另外一个理解新世界的角度。横冲直撞的凯撒军团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先驱者,所到之处尽是征服之地。“I come, I see, I conquer”(吾至,吾见,吾统)成为标准的统治者姿态。I see,眼见为实。2015年11月,PTC成功地从高通芯片手中,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Vuforia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公司。Vuforia使得现场的设备维修,只需要用手中的移动终端对着设备进行扫描,设备的数据包括不良状况将自动传递到Pad端,维护者的诊断工作将大大简化。更重要的是,这是远程深度维护的开始。更重要的是,PTC的三维设计软件,有了AR技术,设计工程师或许就可以像钢铁侠斯塔克那样,双手空中比划就可以设计软件了。走到这一步了,这算是科幻吗?

图2 增强现实AR实时修复液压系统

对于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映射,从PTC这样软件公司的战略实践,我们意识到: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连接,可以采用并行的手段,一方面发挥物联 (IoT)的极致连接让实体变的数据化,一方面则通过增强虚拟现实(AR)手段,让虚拟世界变得更加物理化。一设计平台、机器物联 和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整合,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全新的生态价值体系都将产生。

全息三维 打通数字与物理的阴阳界 图6 两个轮子的虚拟与物理的映射 如果要理解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PTC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缩影。

它从设计端开始,那是数据源头;它在设备中间,那是数据的连接;它在用户端,那里数据正在往回流。
而PTC已经决意让它与过去渐行渐远。

2016年的6月,它索性重新修改了自己的Logo,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各有身躯,又在相互融合。

而未来,数字空间与物理实体交互融合的样子,随着软件对于制造业的支撑,正在工业领域一点一点地变得更加清晰。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有限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16年10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