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简介
AIAG&VDA新版FMEA方法论系统讲解,从理论出发结合丰富案例分析,对新版FMEA七步法逐步分解,指导企业相关职能人员快速聚焦变化,掌握潜在失效分析方法并能高效落实进行风险管控和预防,解决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理解什么是FMEA?
FMEA是Failure Mode and Effecst Analysis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是用于质量规划阶段和风险管理阶段的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
通常情况,FMEA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环节中来识别风险,它会针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做一些系统化的识别,从而做出相应的规避或减少风险的一些措施,不断地完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
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FMEA是用于系统化识别风险的一个工具,它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想要解决风险问题,需要联合其他的工具相互使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FMEA,就是越不想发生的事情,它越有可能会发生,那么它发生了应该怎么去做?
如果用一句成语来描述它,FMEA就是我们常说的“未雨绸缪”,而与之相反的就是“亡羊补牢”。
为什么要做FMEA?
可能有人会说:
–“是体系需要”
–“是客户要求的”
甚至–“这是项目需求”
……
为什么真正需要做FMEA?内在动力在哪里?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图:2020年缺陷涉及总成召回数量分布
这组数据是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车辆召回的原因来自于不同的系统,其中电气系统、气囊和安全带、发动机这些和安全相关的系统占比较高。
从这个召回是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质量缺陷对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不仅仅是成本上的损失,汽车召回同样也给企业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失。
而FMEA作为一种预知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做一些风险的识别和规划,将风险前置化,从而避免召回的现象发生。

图:横向轴表示项目的时间轴
纵向轴表示变更带来的成本代价
红色的线代表量产阶段
通常情况下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开发现状就像图上所示:
? 在产品开发阶段,也就是项目早期,变更较少,所需的资源也比较少;
? 越靠近量产阶段,变更点会增多,需要对一些资源进行变更,比如件、设备、工装等,这种硬件的改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浪费;
? 在靠近SOP阶段,有可能将风险控制在下降的状态,一旦过了量产阶段,风险仍有波动,最后再趋于平缓。
如果将后期量产阶段发现的这些风险前置化,即在项目早期阶段,尽可能的识别出这些变更,则只需要改变一些数据、设计图纸、有关方案等,比起后期的硬件改变,前期的数据变更成本要低得多。
那么,如何将后期靠近SOP这个阶段的峰值,调整到峰值前置的状态,这就是运用到FMEA。
有很多学员问,企业内部做了FMEA,但这种改善情况却未在企业显现,依然处于后端忙于救火的现象,往往是因为未在正确的时间阶段开展FMEA工作。

FMEA的逻辑思维
FMEA只有尽早地在项目早期启动阶段,就作为一种预知的行为来进行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风险预知、识别、管控的效果,而不是作为企业的一种交付物来对待。
FMEA的类型有哪些?
一般企业有两大职责,一种是自己开发产品,另外一种是产品开发出来后负责生产。
基于此将FMEA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FMEA,一类是过程-FMEA。根据涉及的范围大小,又可以进一步将产品-FMEA分为系统-FMEA和设计-FMEA。

● 系统-FMEA(SFMEA)主要是针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系统风险和接口风险,以及和外部环境交互的风险进行一些分析;
● 设计-FMEA(DFMEA)更加具体到产品特性上面的风险分析;
● 过程-FMEA(PFMEA)就是分析在生产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
以上是最常见的FMEA类型,此外,新版FMEA里推出了MSR-FMEA,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定义,还会有软件FMEA,机电一体化FMEA等。
SFMEA、DFMEA和PFMEA之间是相互关系的,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以一种往下传递的形式分解开来。

以整个鼠标SFMEA分析为例,鼠标系统无法电脑信息通讯的失效是作为失效的模式,失效影响是在电脑系统上无法显示信 ,失效原因是鼠标无法接收信 导致的这整个环节;
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鼠标无法接收信 ?这在DFMEA里就变成了失效模式,经过分析后会发现失效原因是鼠标里的PCB板固定问题,这个阶段是在做鼠标无法接收信 的DFMEA分析;
进入到PFMEA里,鼠标无法接收信 成了失效影响,DFMEA中的失效原因也对应的成了失效模式,新的失效原因会在过程里面去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