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总结

文章目录

  • 华为智能座舱
  • 智能驾驶座舱是什么/li>
    • 一、到底什么是智能驾驶座舱/li>
    • 二、为什么智能座舱会越发重要/li>
    • 三、智能座舱能给你带来什么/li>
      • (1)让你安全的使用辅助和自动驾驶
      • (2)让你愉快的享受旅程
      • (3)自然和移情的互动
      • (4)懂你的喜好
    • 四、总结
  • 万字带你看懂什么是智能座舱
  •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深度 告:算力提升、架构迭代、交互升维
      • 01 供需共振,千亿空间造就智能座舱新机遇
      • 02.架构迭代,软硬解耦重构产业链
      • 03.交互多样,平面交互向立体交互升级
      • 04.消费升级,车企重塑第三生活空间
      • 05.重点公司分析

华为智能座舱

传统汽车座舱不支持语音智能交互,导致功能使用效率低,而且传统触控操作容易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另外车内的车机屏、仪表屏大多是封闭系统,也存在维护复杂,管理成本过高,新业务开发扩展不易等多种难题

海思的智能座舱芯片方案打造多维控制中心,且全面“屏幕化”,支持手势、肢体、智能语音等多模态智能交互,让操作更便捷直观,让出行更安全放心。同时良好的软硬件兼容性,也减少了仪表屏等系统或器件的开发难度,降低成本,为新业务拓展提供新可能。

汽车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 联化正在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司机不再只是辛劳的驾驶者,乘客不再只能无聊的打发时间。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上与司乘人员交互最密切的部分,通过人工智能和沉浸式音视频带来革命性的人机交互体验,并结合智慧视觉能力实现实时安全提醒和智能AR导航,未来智能座舱将会与智慧家庭、智慧办公等场景无缝联接,最终成为“移动智能空间”,司乘人员都可以更加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乐趣:

  • **智能化服务:**自然语义理解和视觉感知、人车全空间交互、主动感知人的需求,实现车内全场景服务
  • **沉浸式视听:**多屏无缝互动,支持多声道、沉浸式音视频体验
  • **无感知连接:**与手机、AIOT设备实现无感连接,实现人、车、家体验无缝衔接

上海海思在智慧媒体、AI引擎和联接等领域拥有业界领先的技术优势,为智能座舱、中控屏、AR-HUD等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助力Tier1及车企打造差异化产品。

  • **异构SOC架构:**高性能CPU,GPU中央处理器,集成自研多核AI引擎,专业级ISP处理器,轻松实现更直观的AI体验
  • **无感知联接:**支持WiFi6、BT5.x等最新技术标准,从芯片到协议深度优化,并融合HUAWEI Hicar,手机与座舱无感联接,打通了人、车、家全场景业务体验
  • **丰富的I/O能力:**支持多路视觉、听觉Sensor接入、多屏异显输出,帮助客户灵活定义不同档位产品
  • **超强多媒体能力:**支持H.265、AVS3等全格式音视频编解码,提供身临其境的多媒体、3D图形…等处理能力
  • **统一软硬件框架:**良好的软硬件兼容性,也减少了客户开发难度,降低成本,为新业务拓展提供更多可能
  • **完整套片解决方案:**提供从编码、ISP+4G通讯+WiFi/BT/GPS/GNSS+屏显Driver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座舱是什么/h1>

已剪辑自: http://www.evinchina.com/newsshow-790.html

导读:其实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座舱很多人估计早就听烦了,智能驾驶估计还好点,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至于智能座舱当前国内鲜有文章系统和全面的介绍智能座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发现车内的屏幕变得更大、更多,实体按键变的越来越少,类似于小鹏和蔚来的语音控制(汽车AI智能语音101及其供应链)变的越来越重要。

随着自动驾驶水平的提高,驾驶员将有更多的时间和选择来做除驾驶之外的各种任务,这为交互开辟了新的途径,主动式的也就引入了智能座舱概念。因此,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整合到车辆中,以了解驾驶员和/或乘客的行为、情绪和个人选择,从而提供精确的功能和服务,让您享受愉快的旅程。显示了车载交互的示意图,包括各种交互界面和车辆中存在的传感模式以及一些交互模式,如手势、语音和眼睛注视。

总的一句话,就是懂你的车,所以智能驾驶座舱类似于一个拟人化的车辆内部管家,了解你也了解你的车让你轻松惬意享受你的旅程,当你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懂你按照你喜好的方式满足你的要求。

而技术论文的底层是,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例如传感器技术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视觉,语言AI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产业化等。所以从客户需求以及技术准备方面,智能座舱对于主机厂产品的体验以及消费品牌差异性越来越重要。

三、智能座舱能给你带来什么/h2>

套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智能座舱是基于物理需求的驾驶舱衍生,所以他的需求点我们先跳过当前的驾驶室,从安全到 交交互到懂你尊重,至于最后的自我实现属于帮助你创造了环境,靠你自己了。

* 第一重需求来自于安全,如上文讲到辅助驾驶让交通交互更加复杂所以通过各种行为的交互让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和人和谐安全。

* 第二重需求来自于愉悦的享受和打发时间,所以车内的智能娱乐,工作交互等。

* 第三重需求来自于自然和移情的互动,例如AI自然语音交互,手势互动,甚至眼神等。

* 第四重需求来自于总体的感觉,智能座舱能够识别你,你的心情,监控,预测你的想法,让所有的东西总是唾手可得,做你所想。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1zwlQZgU-1664454511122)(https://www.eet-china.com/static/image/mianbaoban/specialcolumn/video-btn.svg)]

  • 操作系统、
  • 基础软件(虚拟化等)
  • 智能基础(用户画像、情景感知、多模态融合交互等)
  • 应用开发(Android为主)
  • 仪表软件开发(QNX为主)
  • TBOX软件开发(Linux)
  • 云服务(信息安全等);

2)硬件工程:

  • 显示硬件(屏幕、HUD等)
  • 交互设备、摄像头
  • 通信单元/ 关
  • 座舱域控制器等

智能座舱产业链

img

汽车智能座舱行业深度 告:算力提升、架构迭代、交互升维

已剪辑自: https://www.iot101.com/news/4263.html

01 供需共振,千亿空间造就智能座舱新机遇

智能座舱是多维部件复杂协同下的产物

智能座舱通过硬件、人机交互系统及软件集成整合发展,以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为核心载体,在底层软件架构的支撑下,完成人机交互相关功能,最终实现座舱智能化。

座舱域涉及驾驶安全与娱乐等多个重要领域,舱驾融合趋势下智能座舱的重要性持续走强

整车域按功能划分,可划分为安全域和娱乐域,座舱域通过人机交互以及车内环境感知为整车行驶安全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座舱域通过车内硬件设施持续迭代座舱娱乐。

当前智能座舱正由智能助理向人机共驾阶段演变

汽车座舱由传统驾驶舱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总体上可分为电子座舱、智能助理、人机共驾及智能移动空间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正处于由智能助理向人机共驾阶段发展。

行业变革助力座舱智能化,创造多维新模式

新四化加速汽车电子成本占比逐步提升,E/E架构不断的向上升级迭代,使整车OTA成为了可能。以用户为中心的座舱智能生态逐渐丰富。座舱软实力逐渐被车企重视,同时也孕育了多种新的模式,如商业模式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升级等。

上下游共同推动智能座舱发展,座舱智能化孕育新的座舱产业链

智能座舱全产业链分为三大环节:上游-中游-下游。中游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一级供应商,通过整合上游各类软硬件,组装成智能座舱产品,提供给下游集成厂商。

供给侧:车企积极布局,内饰智能化助力汽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供给侧:整车厂打造座舱亮点提升产品竞争力。智能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与奔驰、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相继推出新车,一方面强化自身优势,同时在内饰上优化升级,集成5G、V2X等技术,打造个性化服务与沉浸式体验。

需求侧:座舱智能化提升驾驶体验,消费者需求提升

需求侧:在物联 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根据SIC的预测数据,2025年将有64%的汽车消费为增换购,2030年这一 比例将高达78%。增换购将推动汽车的消费升级,购车动因除了满足基本空间、动力需求之外,科技感和智能化等把玩性需求将提升。

智能座舱部件多样化配置渗透率增长明显

目前座舱内的中控、语音交互的渗透率相对较高,随着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大量投入市场,全液晶仪表、HUD、DMS等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盖世汽车数据,2021年国内全液晶仪表、OTA、HUD渗透率为32.3%、7.5%、5.7%,同比增加9.6、15、1.7Pcts。

量价齐升共创千亿市场空间

各产品市场渗透率预测:据ICV TANK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产品渗透率较2020年提升20、40、20、23Pcts。

各产品单车价值量预测:据ICV TANK预测,各产品随着智能化更新换代会带来单车价值量的提升,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主要产品规模可达1072亿元(人民币),为2020年的2.14倍,CAGR-5为+16.47%。

02.架构迭代,软硬解耦重构产业链

E/E架构有序迭代,域控制器架构是当前阶段发展的重点,中央集中计算是最终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分布式ECU架构已接近瓶颈,算力、传输速率均无法满足当前智能汽车的需求,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应运而生。未来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中央计算平台成为整车的最高决策模块,统一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指挥相关执行机构进行操作。

域控制器中座舱、自驾域单车价值量较高

相比于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座舱域和驾驶域因应用场景相对复杂,运行数据量较大,核心壁垒较高,因此对芯片的性能要求和算力要求也较高,对应单车价值量也较高。

座舱控制器正由分离式向集中域式发展

分离式:座舱内各个ECU是完全分离的,互不通信,且算力较低,只能实现较为简单的逻辑功能;分域式:不同等级的控制域与仪表域在功能上能够实现一定的交互,但是二者在硬件上仍然是相互隔离的,由各自的ECU所控制;集中域式:用一个主控芯片来实现座舱内所有部件的控制,同时对不同安全等级的部件实现相互隔离。

硬件层芯片与软件层操作系统共同实现座舱域控制器功能

域控制器作为未来汽车运算决策的中心,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主控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应用算法等多层次软硬件的有机结合。

软件:域控制器实现软硬件解耦,SOA架构带来了软件新机遇

应用层功能独立,基础软件平台创造新机遇。架构需从“信 导向”转变为 “服务导向”(SOA)。其核心为:1、用抽象层分离软件与硬件;2、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