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的“指尖”交流到现在,即时通信软件的内容已经全面扩展到语音、图像、数据共享等各个方面。语音通话应该是传统电信的通话业务,但随着IM软件的语音通话功能盛行之后,很多人已经习惯IM的视频与语音交谈,进而很少利用电话交流。本专题旨在查缺补漏,在对各种IM软件进行横向比对的同时,向您展示使用的小技巧,涉及软件:MSN、QQ、 易POPO、Yahoo Message、新浪UC、TOM-Skype、Google Talk。
从“我找你”的游戏开始
7个右下角跳舞的精灵
开始本次测试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主流的八款 IM 软件,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色功能。 MSN (图3)
腾讯QQ (图4)
04QQ 卡通企鹅的形象大概是“冲浪者”最熟悉不过的了,甚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专有这一章内容。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即时通信软件——“腾讯 QQ ”,很多人也是这只可爱的小企鹅开始,抛弃了大众聊天室。从“表情文件”到 QQ 群内直播世界杯,再到 QQ 游戏风靡,可以说其娱乐效用要强于 络交流的功能。 2004 年 络热潮开始回归,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计思路远比技术本身强悍的多。为了吸引更多的平民化用户,腾讯不断推出色彩艳丽的娱乐内容,从“服装到头像”一度成为青少年攀比的一个时髦话题。 客观的讲,这些娱乐内容针对的基本上是有充足闲暇时间的人群,这也就导致了 QQ 的用户类型无法分类。打个比方来说,似乎是每个拥有 MSN 的用户都会另申请一个 QQ ,大家几乎对“上班用 MSN ,下班用 QQ ” 的模式习以为常了。如果单纯以年龄段进行分析,用户主要还是学生和年少年居多。但 QQ 的过度娱乐扩张,也带来了很多不健康和非法的副效应:劣质产品的广告推销,非法商家的 络营运,甚至色情业也利用了 QQ 的平台赚钱。这些因素也导致了,有少量的早期用户减少了它的在线时间,或放弃使用。
易泡泡(图5)
雅虎通(图6)
06雅虎通 雅虎通高话质的语音聊天特色一直令人十分欣赏。而深度整合雅虎 站内容服务,如:聊天窗口内可直接输入信息通过Yahoo搜索引擎进行搜索;自写短信、每日星座运程、滚动头条新闻、在线电台目录功能等。利用搜索引擎的强大背景,在资讯频道中还包括5000条目超大地址簿,方便的进入主界面等。开始使用Yahoo Message的时候,很多用户都感觉在语音聊天时播放各种好玩的声音非常逗人,比如打碎玻璃,敲鼓,打嗝,笑声,掌声等等。与MSN相同,其用户类型也多为办公和商务人士。雅虎公司和微软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使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的用户能够互通信息,从而形成预计为世界上最大的用户即时通讯(IM) 区,用户总数估计远远超过3.5亿人。
新浪UC (图7)
TOM-Skype (图8)
Google Talk (图9)
Google Talk是2005年8月推出的即时聊天工具,界面非常清爽,同时支持文字信息、电子邮件以及 络语音三种通讯方式。Google Talk以一个搜索引擎王者的身份杀入其它IM用户的视野,可能是没有将用户娱乐需求考虑的十分清晰,Google Tal在多媒体功能和用户亲和力等方面功力明显不足。但它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是要将整合到底:除了具有 IM 功能外,兼具 Viop( 络电话)的功能、绑定Gmail用户帐 ,整合RSS、Blog、 络搜索、桌面搜索、 络 区等。语音传输方面,它选择了开源的IM传输协议Jabber,并采用了与Skype同样的语音压缩传送技术,音质清晰。而文本消息传输方面,它也弥补了有些IM软件无法离线留言的缺点,而自动保存历史记录的做法,更是仿效了QQ。Google Talk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使用了开放的API接口,这样就可以让第三方软件利用Google Talk实现自己的工作和服务。很多GOOGLE的忠实“粉丝”从尝试到认可的过程非常快,这也是Google Talk迅速走红的一个主要原因。朴实无华的设计起点,其实蕴藏了IM软件今后的发展趋向,整合之道虽然路途遥远,但也是广大 民的一致心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