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1.RPA的简介

1.1软件机器人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桌面,自动识别UI、完成预先设定得到工作流程的软件机器人。

全自动

自动操作整个工作流程。用软件的方式代替人力,完成大量重复的手工操作

模拟人的操作

通过模仿人的方式,执行一系列工作流程

1.2RPA的特点

执行重复高、标准化、规则明确的任务
全年无休
安全可靠、效率和准确率高
跨系统跨应用操作
在用户界面运行、非侵入业务系统

1.3.RPA解决的痛点和收益

释放人力 —— 零错误 —— 降低增效

1.4.RPA业务场景首选原则

规则明确、逻辑清晰、流程标准
频率高、每天发生多次、业务量大
跨多个业务系统和平台的工作场景

1.5.后续内容

一般的RPA平台至少会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开发工具、运行工具和控制中心。
分别命名为:UiBot Creator、UiBot Worker和UiBot Commander。

2.1概念

下面四个基本的概念,这几个概念之间都是包含关系,一个 流程块包含多个流程块,一个流程块包含多个命令,一个命令包含多个属性。

  • 流程
  • 流程块
  • 命令
  • 属性

2.2-流程图

在流程图中,包含了“开始”、“流程块”、“判断”和“结束”四种组件,他们之间是用箭头连起来的。

每个流程图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结束”组件,流程一旦运行遇到“结束”组件,自然就会停止运行。当然也可以没有“结束”组件。当流程运行到某个流程块,而这个,流程块没有箭头指向其他流程块时,流程也会停止。
“判断”组件:可以有0个、1个、多个;
流程块”组件:必须有一个或多个。

2.3-可视化视图

可视化视图有三个主要区域:命令区、组装区、属性/变量区。

2.4-源代码视图

可视化和源代码随时切换。

2.5-结构

顺序结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选择结构根据某些条件来判断结果。在实际的运行中,某一条分支可以为空。
循环结构:又称为重复结构,指的是流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复执行某一操作的流程结构。循环结构下又可以分为当型结构和直到型结构。
当型结构:先判断在执行,直到条件不成立。while
直到型结构:先执行,后判断,直到条件成立。do…while

3-有目标命令

RPA一大特色“无入侵”,虽然RPA配合其他软件一起工作,但并不需要其他软件提供接口。而是直接针对其他软件的操作界面。

3.1- 界面元素概述

界面元素是指界面中的图标、文字等
界面元素的作用:就是作为“有目标”的命令中的目标使用。

3.2 – 目标选取

选取后的目标的属性值存放在“字典”数据类型中。

3.4- 界面元素操作

命令的组成:
命令 = (对什么事物)+(用什么东西)+(做什么操作)+(得到设么结果)

3.4.1 – 判断元素是否存在

判断界面上的某有一个元素是否存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