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到微观理解coding

宏观思维就是对所做事情的整体有一个清晰认识,并知晓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在理解了整体之后,我们需要针对自己感兴趣部分做深入的了解,这就是所谓的微观思维。古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个人认为接口是理解从宏观到微观的核心所在,那么究竟什么是程序的接口呢什么说她是核心呢/p>

程序接口

图2 络分层示意图

在 络应用编程中,我们很少涉及到物理传输层、数据链路层、 络层。如图2所示, 络采用的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结构,低层只对其紧邻的高层提供接口(请回顾我们关于接口的论述)。以数据链路层为例,数据链路层对 络层提供定义好的接口及其使用规范,这些接口完成数据链路层的工作; 络层依据使用规范,调用这些接口来完成数据链路层工作。好处是,在数据链路层接口极其规范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拥有极大的自由选择数据链路层的实现方式。 络的其他层也采用了同样的原理。目前,我们日益丰富的 络应用就得益于这种架构的设计。

程序接口理解之升华

接口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她背后的哲学思想又是什么呢这种问题的看法因人而异,下面笔者结合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要实现一个复杂的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将该系统划分为几个相对简单的功能模块,然后定义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及其接口。当然,相对简单的功能模块也可以继续按照我们上述的方式进行划分,直到模块易于实现为止。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范式,接口是将各个模块组装起来的粘合剂。(以前只知道存在这么一种设计范式,但是对怎么组装各个模块一直处于懵懂状态,而接口可以理解实现组装各模块的一种方式

 

要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模块,通常我们会去寻找一些实现类似功能的库函数或者源代码,接着就是,了解现有库函数或者源代码要用到的数据结构,理清她们函数调用之间的先后关系,函数输入、输出,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我们特定的处理,按照接口规范封装为接口。(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底向上的设计范式,接口提供了如何使用该模块的方法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各个底层模块可以理解为原子,而接口是这些原子之间进行连接的规范。按照规范进行连接的原子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如果将分子也视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原子,那么分子与分子、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原子的各种结合可以构建更加复杂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可以得出,接口是组合现有资源(程序、分子、原子等)的一种途径

 

概括:每个模块尽可能简单易于实现(哲学韵味),同时提供由简单模块构造更加复杂模块的机制(接口),对于构建复杂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接口及其所对应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任务,让程序员自己决定如何完成任务,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程序任务式管理法。

 

让听到炮火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  –任正非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技能树首页概览11479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9月3日
下一篇 2016年9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