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跑马圈资本:1年冒出近30款 恐类团购

在过去1年,大约30款APP打车软件纷纷上线,经过在上海市场的一番“厮杀”后,各家企业的融资消息陆续传出。只是,市场还在怀疑这种被定义为O2O(线上到线下)的生意,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团购 站”

并非国内首创

和“团购 站”一样,打车软件APP并非国内首创。英国有Hailo,美国有Uber,而且都在过去两三年中获得风投的青睐,融资规模多在数千万美元。其中,Uber在2011年底就获得第二轮32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来自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高盛等。此外,以色列的打车应用GetTaxi也从本土扩向美国,且在去年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

这类打车软件的主要卖点,在解决高峰期或天气恶劣时“打车难”的问题,同时帮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跑率”。

打车软件“疯长”

昨天,打开苹果的应用商店,搜索“打车”关键词,去年以来竟有达30款左右的打车软件。且从发布的时间来看,2013年以来不足3个月,就有近10款打车软件出现。

“快的打车”总经理赵冬说,“快的”在去年7月推出时,国内市场上并无同类产品出现,但到了年底,就有差不多十几款类似软件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传统出租车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打车软件;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也进入这个市场,如国民技术,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超大规模信息安全芯片和通讯芯片产品设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和销售,今年在苹果App商店上线了“一招打车”。

除了打车软件数量的增加,打车软件在市场开拓方面步伐放开。“快的打车”今年1月从杭州市场扩展到上海,不足3个月,接入的出租车司机有6000多人,每天下单量有6000多单,且实际成交量达70%多,上海已成为公司的主要市场。滴滴打车、摇摇招车等也纷纷从北京向上海、广州等市场扩展。

风投资本“盯梢”

国外打车软件获得资本认可,国内打车软件也正成为风投资金“瞄上”的目标。此前,摇摇招车已获得红杉资本的数百万美元投资,且已启动了第二轮数千万元的融资。“快的打车”此前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目前也正与数家风投公司接洽。

但对于打车软件的盈利模式,目前市场质疑声不少。“快的打车”的赵冬坦承,此前有打车软件试图向用户或出租车司机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收入,但因市场竞争太激烈,不得不免费。“目前就整个市场来说,还处于成长阶段,所有的打车软件都在培育整个市场,真正要看到市场格局的变化至少要到今年年底。”

新媒体专家魏武挥表示,现在打车软件,现金主要在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流动,打车软件只是一个平台,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价值并不高,如滴滴打车这样的独立APP,其未来最好的归宿可能是被某家巨头收购。而一些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触 ”做APP打车软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跨平台呼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3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13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