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 9507 字 11 图,阅读需要 20 分钟
———— / BEGIN / ————
在电影《终结者》里面有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天 》,它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思维与决策。在与人类对抗时,他可以利用所有电子设备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可以控制机器人对人类发起攻击。
在另外一部电影《机器管家》中,如图1主角安德鲁是一名人工智能机器人,它拥有机器身体,可以像人一样完成各种人能完成的工作,并且还具有思维创造力,可以进行木雕与钟表的制作等。
图 2 申通分拣机器人
2017年初,一段由智能机器人分拣快递包裹的视频在 上走红,视频中托着快递包裹的机器人在道路间有序穿梭。
这个机器人就是申通快递与浙江立镖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它可以自动完成5kg以下快递包裹的分拣任务,并且当电量低于一定阀值时,可以自动行驶到充电区域为自己充电,过程中完全自主行动。
分拣机器人有效辅助人工分拣工作:
在分拣机器人工作时,首先由派件员将包裹放在它的托盘上,然后它会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面单信息,计算出需要送往的下落口(可理解为不同的下落口会送往不同的城市)并完成下落口投递任务,快速的实现了扫码、称重与包裹分拣任务。
分拣机器人为企业提高分拣效率并大幅降低分拣人力成本:
充电5分钟工作4小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24小时连续分拣。
据测算,在1000平米仓库中,单台分拣机器人每天可分拣上千件包裹,有效减少人力成本50%以上。
分拣机器人不但速度快,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有效降低了由于人工分拣所造成的错误率与破损率。
案例4:
应用学习类、视觉类与智能机器类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
图 4 美图手机
美图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图像应用公司,被业内人士称为顶级人工智能公司。它拥有超大量的人像数据库,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团队,在人像美化方面有着顶尖的处理能力。
相信大家对美图公司研发美图秀秀App会非常熟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图公司发布了更加优秀的人像处理产品。
如图4,是美图公司发布的T8手机,可以说这款产品就是不折不扣的AI产品。
美图手机为用户提供高水准且几乎无成本的美颜处理服务。应用了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技术的美图手机,可以在用户自拍时,识别出照片中的人脸,甚至可以估算出相关年龄、性别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人脸特征制定出不同的美颜方案,而且还能提供各种滤镜、特效、拼图、边框等功能,使得每一张图片都显得美轮美奂,好像出自专业制作人士的之手。
这样的功能使得那些爱美或追求照片有趣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几乎无成本的享受美图手机提供的”照片美化服务”,而不再需要耗时耗力的自己手工修图或寻找他人的修图服务。
案例2:
应用了学习类、语音类与语义类技术的讯飞晓译翻译机
图 6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
2017年12月的360智能新品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上发布了如图6,这款360智能扫地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也是应用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AI产品。
如:
-
应用了视觉类的SLAM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即时生成房间地图,并自动规划清扫线路;
-
应用了与无人驾驶极为相似的技术,可以实现自主定位、感知和躲避等能力;
-
应用了智能机器类技术,使得机器可以自主完成扫地、拖地一体的工作目标。
-
并且结合了手机App设置,可以完成如清扫路径规划与禁区设置等功能。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为用户提供了极低成本的清扫服务。
-
对于家中有孩子的用户,不再需要不断的人工清扫地面才能保持地面清洁;
-
对于年轻的用户,可以把清洁地面的时间留给学习、娱乐与休息;
-
对于年长的用户,不在需要费时费力的完成清扫工作。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完全自主的完成清扫工作,即使是充电也不需要人工处理,在机器低电量时,自动找到充电座自行充电,并在满电后继续清扫任务。
想想看,对于这样一款1千多元的产品,是不是很快便可以替代掉家庭中的人工清扫工作,让用户享受着AI产品带来的服务/p>
案例4:
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讯飞陶云阿尔法大蛋
图 9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远程操作机器人是能够让作业人员不再受限于空闲位置的限制,远程完成特定工作的技术。这种机器人虽然还是由人工来操作,但可以解决很多由于各种客观限制而不能出现在现场作业的问题。
例如在危险的灾区救援现场或带有辐射危害的作业现场,便可以通过人工远程操作机器人来完成此类任务,避免了作业人员的自身伤害,并且可以有效体现出机器人在行动机能上的优势。
又例如在医疗资源紧张与救治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由医生远程操作机器人来完成手术过程,不但节省了医生的时间还有效获得更多医治病人的宝贵时间。
甚至当机器人成本足够低廉时,可能会雇佣成本更为低廉的作业人员远程完成特定工作。
如图9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优秀产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之一。
达芬奇机器人是由医生控制台、机器臂系统和3D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
手术时,医生通过控制台内的图像遥控机械臂系统,从而完成外科手术。
这其中的机械臂可以完全模仿手腕动作,并且其专利的运动模式可以过滤掉手部抖动的现象并保证机械臂运动与手部运动一致。
而应用机器视觉技术3D成像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提供10余倍高清的图像。
这些技术使得医生有效降低了手术过程中错误的发生。
帮助医生远程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到手术中。目前在国内已经多家知名医院已经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包括: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并且应用于众多医学科目,包括:心脏外科、肿瘤外科、妇科、泌尿科等。相信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与技术的不断提升,类似这样的机器人使用会更加普遍。
案例3:
辅助视障人士的天使眼智能眼镜
图 11 Emotiv epoc+脑电波意念控制器
脑机接口是一种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刘慈欣在所著的《三体》一书中,描绘了三体人不需要依靠语言沟通,而是依靠思维直接对话。
这种方式正是体现出脑机接口的发展方向,依靠人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这里区分为单向脑机接口与双向脑机接口,可以理解为单向只能由人脑向机器发送信 ,而双向可以完成人脑与机器双向交互。
如果科技真的发展到能够实现双向脑机接口时,《三体》中描绘的那种交流方式,也许会真的成为现实。
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快速完善并进入市场化。
近些年出现了众多脑机接口竞赛:
在2010年时北京举办了首届《脑-机接口大赛》,在2016年瑞士苏黎世举办了包含脑机交互竞赛的《Cybathlon半机械人运动会》,在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办了《意念控制无人机大赛》等等。
这些竞赛都在促使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目前部分优秀的单向脑机接口已经成为商业化产品。
如图11的Emotiv epoc+脑电波意念控制器,就是一款市场中成功的单向脑机接口产品。在佩戴好该产品后,便可以获取使用者的脑电波信息。通过感测并学习每个使用者大脑神经元电讯 模式,就可以将使用者的意念转化为机器信息。
目前这款产品可以感知到使用者的情绪变化,并且实现一定程度的思想控制功能,如替代键盘输入、控制无人机等。
———— / END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