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互联 行业,就像是35岁的互联 人一样,开始逐渐进入下半场。C端流量红利开始消退,很多企业开始了转型,将目光投向B端服务。阿里、腾讯也开始加码企业级服务的投资。产业互联 的兴起,不同产业的企业间互联,好像也给了广大焦虑的互联 产品人一个可选的新方向:从C端产品转型做B端产品。
二、C端和B端在产品特性上的差异
1. 所处行业与场景需求
C端产品并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微信 交、淘宝购物、美团点餐、高德导航,更多的是满足了使用者在“生活场景”下的各种个人日常需求。
B端产品通常行业特征相对明显,更多的是满足了企业相关用户在“工作场景”下完成协同工作的一些特定组织需求。
3. 展示方式
C端产品通常以手机端为主,PC端为次。
B端产品多数都集中在PC端使用,使用“左导航右内容”的布局。
三、C端和B端在产品设计上的差异
1. 功能设计
对于C端产品而言,需要至少有一个核心的主要功能点能满足用户的某一项诉求。围绕这个具体的核心功能,再去考虑附加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
B端产品来说,要解决的主要是不同生产关系的协作沟通需求。在中心化的组织架构下,B端产品需要满足不同层级和组织内外的协作沟通,功能呈现模块化。
比如在B端产品的用户中,有“决策者、管理者、普通员工”的区分。他们同样是B端产品的用户,但对产品的期望和关注点是不同的:
·决策者(老板):关注企业的总体效率和成本
·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关注管理职责和工作成绩
·普通员工(使用用户):关注软件是否简单易上手、能否减轻工作负担
3. 视觉体验设计
C端产品需要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变现”的平衡,所以会额外重视在视觉体验上的设计。不仅要让用户有快速流畅的使用体验,更要用趣味性的设计引导用户自发地做 交分享。
B端产品需要满足用户集中精力完成具体工作事项、不被打扰地进行严谨的流程操作,所以在视觉体验上多是保持干净简单的简洁风。
2. 运营策略
C端产品倚靠大量级用户的盈利模式,决定了C端产品需要利用‘红包、优惠券、精神奖励“等营销方式,以利益激励用户主动在线上进行“对外分享传播”,实现以不断新增的日活来加持自身体量。
B端产品有着天然的“封闭”特性,营销上也更传统,通常将线下“大型会议、峰会、行业展会”作为主要场地,近距离接近客户,通过树立行业级别内的“专业形象”来吸引企业客户的兴趣。
五、C端产品转型到B端要面临的挑战
转型B端产品的这些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1. 管理者需求与用户需求的隔阂,需要妥协
B端产品的用户比较特殊:通常使用B端产品最多的是普通员工,但最终决定拍板产品的却是员工上方的管理者,甚至是管理者上方的大BOSS。
一边是实际使用的多数人,另一边是有实际决定权的少数人。少数服从多数的场景,在这里好像并不那么适用。
B端产品的管理者通常对产品有从管理层级上有特殊的要求,但这些从管理者角度输出的产品功能,和实际系统使用者所期待的需求可能并无交集。这一段无交集差距带来的隔阂,是无法忽略的。
3. DAU断崖式骤降,带来巨大心理落差
大多数B端产品的用户量级还无法跟C端产品相提并论。当你经手过几十万、几百万DAU的C端产品后,转型到DAU以百人为单位计数的B端产品,流量思维也好似无用武之地,你确定产品用户量级上的落差不会给你带来心理上的落差吗/p>
做B端产品的你,没有亮眼的数据成绩,往往注定会长期一段时间坐在冷板凳上,等熬出一些业绩才能收获到一点成就感。
5. 交互体验设计较单一,乏味无趣
B端产品的交互相对于C端产品,更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因为注重业务逻辑功能的实现,加上对工作性价比的考量,很多B端产品在设计上通常大大地减少对用户体验的考虑,甚至直接忽略。
在C端产品中会常有做比较酷炫、眼前一亮的交互体验的机会,但在B端产品里却不常有。很多你在用户体验上的想法和灵感,可能无法施展。
6. 可能要承担更多的职责
由于一些在C端里常规的优化体验及运营等工作难以在B端施展,某些B端团队的人员配备会较为精简。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B端产品经理可能会被要求参与到产品的不同阶段里,承担起除了产品以外的职责。
若你作为乙方去做B端产品,情况则是更甚,与甲方的合作方式等限制要求很容易导致你只能关注到项目的短期目标。更不用说,也许你接手的正是前人埋下的、想填却没时机填的坑。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要求B端产品经理还能保持一份持续性的思考习惯。
如果说,“产品经理就是产品的妈,把产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手带大”,那么被安排进不同项目的B端产品经理,就像是“产品”这个娃娃的近房亲戚。血缘关系是有的,但你还不好去直接认养。
归属感,始终少了那么一点。
六、如何迎接转型B端的挑战/h1>
C端产品转型到B端,纵然是需要面临极多的挑战。但,谁说挑战就只是打击/p>
迎接挑战,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做起:
1. 锻炼全局思维和逻辑能力
B端产品是针对行业或企业内解决方案,往往业务复杂程度高、流程冗长,涉及的相关角色众多,因此需要B端产品经理具有优秀的理性思维。
对于本行业中可调研的竞品较少的情况,B端产品也可以学着用一些间接的方式去了解,比如:
· 接近竞品用户,去获取他们在使用竞品时的实际感受;
· 假装自己是潜在用户,找可供免费试用的商业软件产品去试用体验;
· 对于成本较高、无法低成本试用的商业软件产品,可以阅读其官 上公开的用户操作手册。
3. 提前学习B端的特有知识
很多B端产品共同的要素,可以提前进行知识学习的。比如“机构管理、用户权限管理(RBAC模型)、数据仓库、UML模型”等。了解一些B端技术知识和规则,可以反过来帮助你反思在产品上的设计。
要明白,在B端服务好一个老用户远比盲目扩加新用户更重要。B端产品应当聚焦已有核心客户,在“需求沟通、业务分析、产品验收、后期维护迭代”各阶段中,与客户深入接触、做好专业服务保障、稳固合作关系。
5. 学会成本思维
企业选择一个B端产品,通常会考虑2大成本问题:
1)“这个产品能为公司降多少成本
B端产品是基于企业已有的业务形态,把传统线下工作流程,转为程序化、系统化的线上流程。所以企业客户是希望产品的功能能实现业务流程上效率的提高,降低企业经营过程种的各种成本。
2)“试错成本有多大
B端用户一但选择一家产品后,持续付费率和复购率会很高,因为B端用户中的决策人众多、决策周期长,所以离开现有产品的成本也比较高。
掌握了C端玩法的B端产品,是可以在B端市场中获得更多就职机会的。
8. 学习更多软技能
为了B端产品工作能力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掌握一些专业能力以外的软技能:

七、结语
无论如何,产品经理都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一个岗位。C端产品经理转型到B端,纵然是需要面临极多的挑战,但就像你让一个B端产品转型到C端一样,Ta又何尝会觉得没有挑战呢/p>
应对改变、自我刷新,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本身。
是做好了决定,就对准那些挑战,迎头去碰撞吧!
服务推荐
- 蜻蜓代理
- ip代理
- 代理ip
- ip代理服务器
- 国内ip代理
- 代理服务ip
- 最新代理服务器
- 代理ip
- 中国代理服务器
- 付费代理
- 企业级ip
- 企业级代理ip
- 中国代理ip
- 最新代理i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