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软件测试面试,考研面试老师全面复盘线上复试:高频提问、学生表现、经验建议…

近日,小编所在的双一流大学进行了研究生线上复试,笔者作为考官全程参与复试。下面给大家复盘一下整个复试过程,并总结一些线上复试的经验和建议,希望对之后复试的同学有帮助。

我们这个分考场共面试25人,录取15人,录取比例约为1:1.7,竞争比较激烈。面试老师有6位。考生采取双机位,大概效果如下图。考生不能戴耳机,桌面上只允许有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面试高频问题

总成绩 = 初试成绩 * 50% + 复试成绩 * 50%

由于初试满分500分,复试满分300分,所以按权重来讲,初试成绩权重为62.5%,复试成绩权重为37.5%。

考生表现

总体来讲,考生们的表现中规中矩,水平大致与排名成正比。但是有几位考生有表现比较典型,值得重点说一下。

考生A:太紧张、情绪失控

这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中上游,但是复试时非常紧张,说话都有点颤抖。自由提问时问她一个实验的操作细节,这是一个她在上一问题中说的比较擅长的实验。但是她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尴尬地冷场大约半分钟之后,她着急地哭了起来。这倒把老师们吓住了,提问的老师赶紧说“那算了,你别着急,继续下一个问题”。

复试间隙的讨论中,老师们普遍不看好这名考生。过度紧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遇到挫折容易情绪失控。读研期间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是拿做实验来说,失败次数也比成功次数多。如果这点挫折就承受不起,研究生阶段将会很艰难。

考生B:拒绝调剂导师

自由提问环节老师经常会问有没有心仪的导师,如果回答有,通常接着就会问:如果不能被心仪的导师录取,是否接受调剂到其他导师。大多数人都回答愿意接受调剂导师。但是这名考试并没有爽快地回答“愿意”,而是说自己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跟他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比较匹配。如果调剂导师的研究方向也是他感兴趣的,他就愿意接受调剂;如果研究方向不是他感兴趣的,他就不同意调剂。

在事后的讨论中,有的老师觉得他态度比较强硬,“现在还没确定录取,就不服从安排,以后要是入学了,会比较难管”。而有的老师他比较有主见,逻辑也比较清晰,在研究中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坏事。

如何评价学生以及老师们的态度,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难以简单地说对错。小编当年面试也被问到过这个问题,求学心切的小编选择服从调剂,无论跟着哪位导师研究哪个方向,想着先有学上再说。

考生C: 络很差,频繁卡顿、掉线

这名考生的初试分数很高,但是面试时她的 络很差,经常卡着很久不动,甚至掉线。问她一个经常问题半天没反应,过了好久终于动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络不好没听到题,请老师再说一遍。导致有位老师觉得她有可能是故意的,想以此拖延时间,可以多思考一会。最后她的时间到了,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问。

小编觉得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没这么多心机。但是复试前专门有一天的时间,学校跟考生连线测试 络环境。复试频繁中断,影响进度流畅性,无形中会影响老师们对学生评分。

线上复试的建议

1、要提前进入状态

线上复试能看到自己的面试排序,以及还有几个人轮到自己。不要等到下一位就是自己了才开始准备,至少还有两三个人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了。调试设备、检查 络状态、检查软件是否正常、再次检查复试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等。

因为在轮到一位考生时, 络或设备有可能出问题,面试老师最多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调试不好就会先面试后边的考生。虽然只是延迟一会,但是会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而作为后边的考生,如果已经准备好了,就能提前面试;如果也没准备好,就会切换回来,或者继续下一位考生。

2、面试不要太紧张

面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考研这样重要的事情。适度的紧张不是坏事,说明对考试比较重视,老师也都能理解;但不要太过紧张以致影响发挥。

心理素质需要长时间锻炼才能得到提高。如果距离复试很近了,可以尝试“临阵抱佛脚”的方法:把老师可能问到的问题总结一遍,根据自身情况把答案写出来并且背熟;请同学或朋友客串面试老师,按照复试流程演练几遍。

3、提前了解导师研究方向

院系官 一般都有老师的介绍,包括研究方向、主要成果等。复试前好好研究一下潜在的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做至少两点好处:

一、对本院的老师和科研情况有个大致了解,方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导师,更有主动权;

二、你比别人更了解本院的研究领域和老师,复试时增加印象分。

相关资源:圣诞贺卡制作软件(ChristmasCard)v2014.2.0绿色版-其它代码类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