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语言是仿真研究中基于通用计算机语言而又比其更高级的软件系统。仿真语言为仿真研究人员提供了专门用于建模、仿真实验和仿真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的程序语句,研究人员可以不必深入掌握通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的编程细节和技巧,而用比较习惯或容易掌握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仿真模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仿真研究上。[1]
中文名
仿真语言
外文名
simulation language用 途
用于仿真研究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类 别
简 称
SL
仿真语言简史
语音
在离散系统仿真方面,1959年出现第一个离散系统仿真程序包MONTECONE。1961年提出进程型仿真语言──通用系统仿真语言GPSS(英文General Purpose SystemsSimulator的缩写)。1963年出现事件型仿真语言 SIMS-CRIPT。1967年又提出另一种进程型仿真语言SIMULA67。后来又出现另一种事件型仿真语言:一般活动仿真语言GASP(英文General Activity Simulation Program的缩写)。70年代以后,仿真语言开始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离散系统仿真语言中引入连续系统仿真语言, 产生混合系统仿真语言。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GASP语言的两个新版本GASPⅣ和GASP-PL/1, 和交替建模仿真语言SLAM(英文Simulation Language for Alternative Modeling的缩写)。混合仿真语言 HL1(英文Hybrid Language 1的缩写)可用于设计并行计算模块的程序,适用于高速仿真和实时仿真。将仿真语言与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配合使用,使计算机仿真系统成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出现的仿真软件系统和仿真专家系统进一步扩展了仿真语言的功能,成为仿真语言发展的新方向。
仿真语言分类
语音
仿真语言按被仿真系统的特点分为连续系统仿真语言、离散系统仿真语言和连续离散混合系统仿真语言[2]
。按数学模型的型式分为面向框图的仿真语言和面向方程的仿真语言。按运行方式分为交互式仿真语言和批处理式仿真语言。
仿真语言组成
语音
仿真语言是一类重要的仿真软件,市售商品均以文本和软磁盘的形式提供。它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①模型定义语言:用以定义模型和仿真实验的语言。②翻译程序(用于连续系统仿真)或处理程序(用于离散系统仿真):翻译程序是将用模型定义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宿主语言。处理程序是将源程序连接实用程序库和运行支持程序,形成机器码。③实用程序库:包括算法、专用函数、随机采样函数、各种框图和绘图程序。④运行控制程序:供用户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控制仿真运行、改变参数、收集数据和显示数据的程序。
仿真语言特点
语音
仿真语言不同于一般通用的高级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仿真语言使用户可以采用习惯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仿真模型。②仿真语言具有良好的并行性。在实际的连续系统中,过程都是并行发生的,而一般数字计算机都是串行计算的。因此,用仿真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都有自动分选排序的功能,通过编译程序将源程序排列成正确的计算顺序,供计算机按顺序进行计算。③仿真语言与顺序性的通用编程语言(如 FORTRAN语言)有兼容性,以扩展仿真语言的功能。④仿真语言备有多种积分方法可供用户选用。⑤仿真语言配有常用输入和输出子程序。⑥用仿真语言编制的源程序,便于实现多次运行仿真的研究。⑦用仿真语言编制的源程序,在程序运行的不同阶段,可给出诊断程序错误的信息,帮助用户查找程序错误。[3]
参考资料
1.
萧浩辉. 决策科学辞典: 人民出版 , 1995
2.
离散/连续系统仿真语言IHSL
.知 [引用日期2017-03-31]
3.
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的现在与展望
.知 [引用日期2017-03-31]
相关资源:电子礼金簿Ver1.5-管理软件其他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