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版权由ECF和HP所有
不知道大家认为赵本山小品集当中最为搞笑的话是什么正我觉得就是那段:一个广字下面有个木字,叫“床”;有两个木字,叫“双人床”;有三个木字,那叫“炕”。企业的IT也曾经历过这样一种发展,当业务新增一点需求时,就在原有IT设施中增加一部分,即一种基本的“增/减”模式,很少考虑各模块之间太多的作用整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庞大的系统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死机”。于是,他们痛定思痛,开始从IT规划着手,把IT系统设计成为一种“可共享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中最基础就是融合基础设施,它具备虚拟化、弹性、协调性、优化、模块的属性。事实证明,它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实现业务价值,支持业务转型。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融合开始由“语音与数据链路通信的整合”转向“对传统数据中心环境的实现集中管控,并同时允许授权终端用户对分配给他们的资源实行自主运维”。企业可以建设自己的融合式数据中心架构,但由于企业的实力与其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因此,一些硬/软件供应商迅速把握了时机,推出了即插即用式的一揽子虚拟计算平台的第三方的融合式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它的出现并非偶然,为了能够时刻了解所需 络、存储或是计算力的数量,需要更多的资源时,融合基础设施硬件被完全模块化。就如同乐高(Legos)玩具Tinkertoys玩具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它们都是每个模块连接最小的单元到更大的整体上,这个整体就是你的数据中心,很像现在把附加的硬盘插入服务器或SAN。更重要的是,每个小的模块你都可以随时在厂商站点上点击“购买”。就这样,他们开始考虑“云计算”了,他们把数据中心作成一个资源池,其他的硬件等都随时可以插入资源池当中进行运行。至于这个资源池是企业自己一个用还是与别人一起用,那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分类的事情了。
IDC在2009年就曾预测指出,2010年将是私有云大展拳脚的一年。并且作为云计算解决方案重要供应商的HP,在2009年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5%的中国企业计划通过云计算解决方案降低成本。而50%的企业认为,在现阶段云服务和云计算更适用于企业内部。在构建私有云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借助虚拟化、自动化等技术将原有的专用化IT资源进行‘池化’,构建共享式的基础设施。
因此说,融合基础设施仅仅是一个前提,云计算才是真正能够实现“虚拟化计算环境在硬件层上显示资源经济的同时,监控管理工具可以处理独立的VM活动”。
本篇文章版权由ECF和HP所有
相关资源:进销存软件库存系统- 络基础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