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软件工程导论 期末知识点 复习
categories: 计算机专业课
tags: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仅仅为了期末考试。带不重要了解一下即可,黑体重点部分,需记忆
文章目录
-
- title: 软件工程导论 期末知识点 复习 categories: 计算机专业课 tags: “软件工程”
-
- 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论
-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第四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
- 第五章 总体设计
- 第六章 详细设计
- 第七章 实现
- 第八章 维护
- 第九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 第十章 面向对象分析
- 第十一章 面向对象设计
<–more–>
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论
- *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运行计算机系统时所必需的数据的总和(狭义定义: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 *软件的特性:软件是复杂的、软件是不可见的、软件是不断变化的和软件质量难以稳定。
- *软件的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 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 用户对”已完成”的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 软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 软件日益复杂和庞大
- 软件开发管理困难和复杂
- 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 生产方式落后
- 开发工具落后
- 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
- 软件危机如何解决: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 软件工程以关注软件质量为目标,包括方法、过程、工具、范式四个要素。
- 软件工程方法学:把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成为方法学(也称范型paradigm),包括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 传统方法学(也称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采用结构化技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技术,结构化实现)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略太过了
- 面向对象方法学:有4个要点;它是一个多次反复迭代的演化的过程;特有的继承性和多态性进一步提高了面向对象软件的可重用性
-
测试用例:所谓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测试用例是执行测试的最小实体。
白盒测试主要用于对模块的测试,包括:程序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执行一次;对所有逻辑判定的取值(“真”与“假”)都至少测试一次;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
黑盒测试可用于各种测试,它试图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界面错误;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如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第八章 维护
- 软件维护的定义: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 结构化维护和非结构化维护
①非结构化维护
- 如果软件配置的唯一成分是程序代码,那么维护活动从评价代码开始,而且由于内部文档不足而使评价更困难
- 非结构化维护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是没有使用良好定义的方法学开发出来的必然结果
②结构化维护
- 如果有一个完整软件配置存在,那么维护从评价设计文档开始就很规范
- 减少精力的浪费,提高维护的总体质量
- 决定软件可维护的因素:
- 可理解性
- 可测试性
- 可修改性
- 可重用性
第九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 面向对象方法学要点:
①基本原则: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开发软件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的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②4个要点- 软件是由对象组成的,任何元素都是对象,复杂软件对向由比较简单的软件对象组成
- 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对象类,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
- 若干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的系统
- 对象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③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
- 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 稳定性好
- 可重用性好
- 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 可维护性好
- 对象:是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
①对象的定义
- 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
- 对象是对问题域中某个东西的抽象
- 对象::=<ID,MS,DS,MI>。ID是对象的标识或名字,MS操作集合,DS数据结构,MI对象受理的消息名集合
②对象的特点
- 以数据为中心
- 对象是主动
- 实现了数据的封装
- 本质上具有并行性
- 模块独立性好
- 其它概念
-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 实例:由某个特定的类所描述的一个具体的对象。
- 消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在定义它的那个类中所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组成部分: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名;消息变元
- 方法:就是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也就是类中所定义的服务。
- 属性:属性就是类中所定义的数据,它是对客观世界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的抽象。
- 封装:对象封装了对象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操作。
- 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 单重继承:子类仅从一个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 多重继承:子类可从多个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 多态性: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那样使用
- 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
- 运算符重载:指在同一个运算符可以施加于不同类型的操作数上面
第十章 面向对象分析
- 建立对象模型
①三个子模型,按所解决的问题进行划分
- 静态结构(对象模型)
- 交互次序(动态模型)
- 数据变换(功能模型)
②5个层次
- 主题层
- 类与对象层
- 结构层
- 属性层
- 服务层
③对象模型创建的步骤
- 确定类与对象
- 确定关联
- 划分主题
- 确定属性
- 识别继承关系
- 反复修改
第十一章 面向对象设计
- 面向对象设计准则
- 模块化
- 抽象
- 信息隐藏
- 弱耦合
- 强内聚
- 可重用
- 类构件的重用方式:
- 实例重用
- 继承重用
- 多态重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