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是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的一个附加产品,从电池多孔电极的详细结构到包括热管理系统在内的电池组,涵盖了各种尺度的广泛描述。这些描述涉及带电和电中性物质的传递、电荷平衡、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焦耳热和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热效应、传热、流体流动等各种物理现象,以及对于理解电池系统非常重要的其他物理现象。对于众所周知且经过验证的系统,模块中提供了基于物理场或等效电路的集总模型。
1.COMSOL软件基本操作
2.后处理
3.燃料电池仿真
4.多孔电极有效扩散系数构建
5.从简到真的建模方法
6.连接体研究分析
7.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8.应力分析
9.COMSOL锂电池仿真分析
10.COMSOL锂金属电沉积模型基本介绍
11.电沉积模型的实现
12.电沉积模型在SCI学术论文中的应用介绍
COMSOL仿真基础 |
1、COMSOL软件基本操作 1.1 创建模型一般步骤 1.2 几何创建方法 1.3 格划分技巧 1.4 方程及边界设置 2、后处理 2.1 数据集创建 2.2 衍生量的计算 2.3 结果图的绘制 操作:肋片散热模型 |
COMSOL燃料电池仿真 |
3、燃料电池仿真 3.1 燃料电池开路电压计算 3.2 燃料电池三种极化损失 4、多孔电极有效扩散系数构建 4.1 多孔电极构建方法 4.2 曲率与孔隙率关系 4.3 尘气模型实现方法 操作:多孔电极模型、尘气输运模型 5、从简到真的建模方法 5.1 只考虑气体输运 5.2 添加导电过程 5.3 添加电化学过程 5.4 添加退化过程 操作:纽扣电池模型 6、连接体研究分析 6.1 燃料电池活化设置方法 6.2 传质-导电-电化学多场耦合方法 6.3 接触电阻、氧死区处理方法 6.4 连接体优化与设计 操作:连接体优化模型、新型连接体模型 |
7、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7.1 Boudouard反应设置 7.2 热源设置方法 7.3 传质-导电-电化学-热多场耦合方法 7.4 性能分析 操作:直接碳燃料电池模型 8、应力分析 8.1 力学边界设置 8.2 损伤几率求解 8.3 残余应力分析 8.4 热应力分析 操作:微管应力模型 9、COMSOL锂电池仿真分析 9.1 锂电池活化极化方法 9.2 电化学-热耦合方法 操作:锂电池热管理模型 |
|
COMSOL电沉积模型仿真 |
0、COMSOL锂金属电沉积模型基本介绍 10.1 二维电沉积模型所需要的物理接口简介 10.2 电沉积电化学理论 10.3 通过电沉积模拟可以得到哪些有价值的结果 11、电沉积模型的实现 11.1 三次电流分布和电分析接口设置 11.2 金属界面设置 11.3 瞬态和稳态模拟的区别 11.4 界面双电层模型引入 操作1:锂金属沉积二维模型 操作2:锂金属沉积三维模型 (枝晶存在时的浓度分布与电流密度分布模型图) 12、电沉积模型在SCI学术论文中的应用介绍 12.1 如何在论文中利用电沉积模型解析科学问题 12.2 关于COMSOL模拟在论文中的写作技巧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